第21部分 (第1/4页)

收都一一吩咐了下去。

卢祖母道,“你每日这样安排下去,三五天去一次检查一下成果,不需每日都去看的,他们自然会把事情做好,不然,等着他们的责罚也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卢萦受教,按着祖母的安排几日去验看成果,果然手下人做得也非常的好。卢萦总算能休息一下了,也学会了放心交给别人做一些简单服从的事情。

卢家的各个庄子太远,卢萦不能每个去看,就安排身边的管事带着一个暗卫过去检查,这样可以防止管事偷偷隐瞒,效果还是不错的,卢萦自己就检查了就近的两个大的庄子,勘探了地理情况还有土质,按照家里的需求,吩咐补种蔬菜,现在家里的粮食已经不是问题,第一茬粮食已经又各个庄子送到府里,反而菜却是紧缺的,这补种的菜需要大量做成菜干,咸菜,腌菜,还有酱菜,好使卢家顺利的渡过严冬。

卢萦不知道范阳会不会有战乱,但是她必须准备,哪怕做的都是无用功,也要以防万一。

同时卢萦收到消息,李渊自封为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發长安。在霍邑大破宋老生,从龙门渡黄河,开永丰仓赈济百姓。关中有其女李三娘等人起兵响应。

卢萦的家学已经没有再去了,实在是太忙,但是卢萦的功夫却没有搁下,梅娘每日早晨都会按点的看着她继续练武,晚上却回来教导她的文课,这几年时间,卢萦已经将“孙武兵法”熟熟牢记,甚至精读了祖父给兵法的注解,还填写了自己的感想。

祖父临走前,让梅娘按照他安排的课程,先教导卢萦熟读史记,本来卢萦上家学已经学了一些,如今又重新捡起来,精读。祖父说,知史可明智,观棋可比谋,读史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吸取教训,从中继承前人的智慧和阅历,还能使人眼光高远,视野开阔,明智通达,实乃善莫大焉。而看人下棋,却能锻炼自己的思路和谋略,走一步而酝酿十步,可以揣摩下棋人的心思,设身处地的考虑其人的想法,才能谋算下几步。

所以卢萦有空的时候,还会被梅娘跟卢一教导围棋,就连崔颢小童鞋也要跟着卢萦各种学习。

十一月的天已经非常的冷了,卢萦从来没有感觉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这一年平静的渡过了,卢萦反而更加紧张了,因为消息传来,李渊攻克长安,以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唐王。

45.卢家被围

就如卢萦担心的一般,李渊的胜利促使了反对势力的北部逃亡,太原乃是李家的天下,反对势力只能绕过,从范阳穿过,战争和劫掠使百姓更加困苦,这一帮兵匪由原将军杨钰带领,想占领北方跟李渊打擂台。

十二月的一个夜晚,卢家外部被围,切断了卢家跟外面的联系。卢萦穿上战袍,披上铁木片的铠甲,素发戴冠,一脸严肃的坐在观澜院的前厅之上,主位之上乃是卢祖母。

木香跟习娘,还有梅娘都在卢萦的身侧,七郎跟崔颢坐在卢萦的对面。

这时,卢一进来回报,“夫人,三娘子,外面已经层层围住,天太黑,无法目测敌人数目,但观柴火,不下五百人。另外,他们已经就地扎营,估计天亮之前,就会开始攻击。”

卢祖母看向卢萦,“祖母安心的去休息吧,囡囡来处理外面的事情!”

卢祖母摇头,“我哪还睡的着,你安排你的,我在这边守着!”

卢萦点头,转身对习娘吩咐,“让人吩咐下去,各个院子从现在开始没有观澜院的命令,不许开门,人员不许外出。”

习娘领着命令下去了。

卢萦看着卢一,“招卢二,卢三,卢四,卢五,卢六分别领五人守在各个院子的周围,不得离开!一叔带领剩下的人跟我去外院。”

卢一下去传令,卢萦又道,“梅娘,传令外院,所有侍卫集合!”梅娘也领命离开。

卢萦起身,从木香手里拿过一把长刀,看着七郎,“七哥,祖母和崔颢还有八弟就交给你了,这是祖父临走特意给你准备的铁木长刀,你要小心!”

卢七郎笑笑,接过长刀,“小妹放心,祖父临走前交代我了,我会保护好观澜院的!你放心去吧!”

卢萦郑重地向七郎点头,转身离开。

卢七郎守在祖母的身旁,一步不离。祖父交代了,若卢家出事,他必须保护好八弟跟祖母离开,在祖父他们找来前,隐姓埋名,若是一年后家里没人来找,那他们从此就离开范阳,往南方去找哥哥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