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在家留守的卢萦跟崔颢。还有卢群都加紧了步伐的做着更多的准备工作。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而过,卢显捎来了好消息,剑南道收归卢家所有!

卢萦一个欢呼,跳了半个高。而且立刻让人把卢群还有崔颢请来。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卢裕跟卢盛那边也早就搞定了岭南道的所有事物。如今,整个南边都是卢家的地盘了。

可以说,正是万事已备。只欠东风了。

六月十六,江南道二十一州府水患起。

六月二十,二十一封奏折告急送入长安城,石沉大海。

七月十五,二十一封告急奏折再次送入长安城。

太极殿上,李世民怒气冲冲的把奏折摔下金殿,“为何南方水患,如今才有奏折?而且二十一州府都说有一批奏折早就送到了,奏折呢?谁批阅了?为何朕没有见到奏折?”

殿下的群臣都互相看了一眼,皱着眉头低下头,二十一封奏折无缘无故的不见了,而且没有人批阅过,甚至陛下也没有见过,这问题大了,奏折呢?

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李世民气急败坏的想着,“谁能告诉朕,为何南方水患,事先没人知晓吗?为何没有预防?朕赈灾的粮食都去了哪里?”

今日不是个好日子,群臣皆想着!陛下的心情这么糟糕,肯定无法善了了。

果然,李世民见下面无人应答,一怒之下,抄起身边的纸镇,向下面随意丢下去,“给朕说话!”

“啊!”不知道砸到了谁的头上,一个身影摔倒在地,就此不起,李世民正在气头上,也不搭理人,就这么看着底下的人。

两个小太监赶紧跑过去,托起人,送出了金殿。

李世民见自己的臣子们都闭着嘴,谁也不肯先说话,突然冷笑出声,“你们没人愿意说话是吧?好,你们都不要回家了,今日给我想出办法来,再走!”

就这样一个时辰过去了,寂静的太极殿上,突然一个人走了出来,“陛下,臣答不出陛下的问题,但是臣以为,如今赈灾为首要问题,等赈灾结束再追究责任的好!”

李世民正在生闷气,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一愣,接着顺着声音看过去,房乔?

有多久房乔没有给自己出过主意了?似乎很久了吧!久到,自己把自己的这个智囊给忘记了。

“房爱卿,有何建议?”李世民顺着房乔的话,软化了声音问了一句。

房乔抱着象牙芴,抬头平静的声音道,“陛下,如今江南道水患已成,不如派工部大人们研究治理水患之法,派人去当地查询,另外,赈灾是必然的,户部整理粮草,随着工部的大人们一起去赈灾才是!”

李世民何尝不知道要如此,可是?

果然,工部的人还没有说话,户部的人说话了,“陛下,臣不是不想赈灾,只是天旱大灾一连三年,收获颇少,国库本也空虚,臣实在是拿不出粮草来啊!”

李世民眉头皱起,废话,朕当然知道国库无粮无钱,可是事在紧急,没有钱粮如何赈灾?不赈灾,难道要江南道的老百姓都去死吗?

房乔摇头,“陛下,臣请问户部,旱灾之前,国库存有多少钱粮?旱灾三年,虽收获不多,可是也有收获,那如今共有钱粮多少?这三年,我朝不曾用兵,不曾动土修建宫宇,赈灾的钱粮用了多少?为何如今户部无钱无粮?”

李世民突然看向户部,是啊,这几年动钱的地方几乎没有,粮食都是搜刮的大臣家里的,那自己国库里面的基本没有动过啊!那自己的钱粮都哪里去了?

户部的李大人冷汗一身,低头喏喏顿顿,“嗯,陛下,臣,臣有罪!”说完,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李世民大怒,“说!”

“臣,把钱粮借给了朝中的众位大人们!”说完,一个头磕到地上。

李世民傻眼了,借给谁了?朝中的大臣们?他看着底下的百官,突然下面大部分的官员一起跪倒在地,“陛下,臣等有罪!”

“说!”一个字,用尽了李世民全身的力气。

尉迟恭先出来了,“陛下,臣有罪!臣家里没有私田,夫人也把嫁妆都花用完了,旱灾以来,臣的俸禄不够养活家里儿女,臣去户部支借了几年的钱粮!”

孙吴亮也站了出来,“陛下,臣有罪!臣也跟户部支借了几年的钱粮!”

张公诚,等等人一个一个的站出来,说了自己借钱的原因,无非就是家里穷,皇帝给的俸禄根本养活不了家里人,所以去户部借了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