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侍女走进来,惊道:“小姐,您是不是身子不适,奴婢去告诉老夫人。”

“别去,”石嫱制止住她,“我没事儿,只是刚才在席上喝了两杯酒,这会儿有些上脸。”

侍女放下心来,笑道:“没事就好,奴婢刚才差点就要吓坏了。您可是将来要当皇后的人,若是奴婢没有照顾好您,真是万死难辞其咎了。”

“别瞎说,”石嫱斥责道,“天下都说嫁给皇帝好,可我偏偏不愿意,你再提这样的话,我就不要你啦。”

☆、第 123 章(捉虫)

123 第 123 章(捉虫)

侍女偷偷撇嘴, 小姐就是傻,这母仪天下的位置是天下多少人都想要的,她居然说出这种话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石嫱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想起刚才遇见道那位少年来,心里不由得抱怨起祖母与父亲非要把她往这宫里推,她并不觉得宫里有什么好,不然怎么一连两位皇后都没有好下场, 她情愿嫁个普通人家,夫妻恩爱, 顺遂的过一辈子。

侍女打来水替她梳洗, 见她神思恍惚, 也不在意,洗漱完了,扶着她躺在床上, 自个坐在一边做针线活。石嫱左思右想,渐渐睡了过去。

昌平君与安阳公主话不投机,但她自来会做人,仍然脸上带着笑意与安阳公主寒暄。安阳公主觉得没意思,看了一眼大厅中的其他人,道:“咦, 怎么小孩子们都没有带过来?”

张丽妃笑道:“小孩子坐不住, 所以才没带他们过来。”

安阳公主笑道:“说的也是,恂儿也想要跟着本宫进宫, 但本宫嫌他太闹腾了,让夫子好好管教他呢。”

王沅想起过年时,正好见过安阳公主的小孙子邓恂,招猫逗狗的年纪,当时还非要缠着徽君玩,她忍不住笑了笑。安阳公主接着说:“恂儿上次跟徽君玩过后,在家还念叨了好几日。”

王沅心里警惕起来,当年余皇后刚生了徽鸾,这安阳公主就迫不及待想让孙子跟徽鸾定亲,被余皇后给拒绝了,难道她现在是看上徽君了?小孩子不定性,反正王沅是不会这么早就把徽君的婚事决定下来的,以后徽君嫁的人总要她亲自过目同意才好。她笑了笑,随口夸了邓恂两句。

安阳公主仿佛跟她特别有话说,“惠妃,上次见到的那个小姑娘是你娘家的侄女吧?也是个标志的姑娘。”

昌平君生怕安阳公主再把主意打到自家孙女身上,忙问道:“惠妃娘娘,不知令侄女是否已经定了人家,若是还没有定,眼前正好有个大媒人呢!”

王沅摇摇头,道:“我那侄女儿年纪小,故而还没有定下来。”

安阳公主抚掌道:“正好,本宫倒是很愿意做这个媒人。保证在长安城中找几个青年才俊出来,凭着惠妃你的侄女的挑选。”

王沅笑道:“如此,就多谢大长公主您了。”安阳公主认识的人多,没准真能给真真找一个好夫婿,反正到时候她找的人不行,再找理由推拒就行了。

张丽妃也跟着凑趣,“大长公主,我有个表妹,也是二八年华,正待字闺中,妾大胆地请求您,也跟她介绍介绍如何?”

安阳公主最爱给人做媒,立刻就答应下来,“好好,没问题。”

这时,宫女来禀告道:“公主,邓中郎在殿外求见。”

在座的嫔妃都知道这位邓中郎就是在陛下身边侍奉的郎官邓惟,同时也是安阳公主的长孙。安阳公主笑对昌平君说道:“您新入宫,想必不太清楚,这就是惟儿了,是本宫的长孙。”

昌平君忙说:“原来如此,那么快快请邓公子进来。”

邓惟作为晚辈,进来后先给众人一一行过礼,昌平君夸赞道:“好俊的孩子,礼数也周到。”

安阳公主问道:“惟儿,你不在陛下面前侍奉,来这里做什么?”

邓惟回道:“祖母,恂弟在园子里玩耍,服侍的人没照料好,恂弟掉到水里,府里传了信过来,因而孙儿请示过陛下后,特地过来永寿殿告诉您。”

“掉水里了,严重吗,恂儿现在好些了吗?”安阳公主脸色发白,她把这个小孙子看着如同心肝一般,心里急得不行。

邓惟忙说:“祖母您不必过于担心,恂弟只是受了一点惊吓,也请御医过来瞧过来,并无大碍。”

安阳公主还是觉得不放心,“小孩子受惊可大可小,唉,可怜恂儿。”她对昌平君说道:“看样子本宫还得回公主府一趟。”

昌平君道:“那您就快快回去吧。”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