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刷厂使用活字印刷印出来的论语,孟子等圣人之书,他们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去哭穷的,用孙阳的话来说,咱们姿态放低一些没关系,磕两个头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得弄回钱来,不弄回三五百万贯,对得起咱们北伐军英勇战死的勇士们吗?

' '

141 老友

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孙阳做足了功课,做足了准备,手握二十精锐重兵,甚至拥有本时代最先进的武器,但是仍然四处装孙子,四处送礼,拖延着战事发生的时间,甚至亲自上表给皇帝,姿态放得足够低,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一半就要靠运气了。

大宋方面很快就传回了消息,宋朝可以私底下支援西北自治区一百万贯,而且民间抗元人士还凑了五十万贯,已经在送来的路上了,并且大宋方面还承诺,还可以再支援二百万贯,不过却是有条件了,圣旨已经在路上了。

孙阳微微的皱起了眉头,当初圣旨与金牌齐下,要孙阳班师归朝,结果被孙阳顶了回去,甚至动手殴打钦差,如果孙阳是文臣出身的话倒还没什么,顶多就是流放岭南,海南岛跟土人做伴去,可他是个武将,只怕大宋那头已经记得他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动手就会废了他,现在又来了圣旨,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圣旨比资金早到了一步,直奔长安而来,而且宣旨的钦差还是老熟人,就是当初曾经来宣过一次旨的萧古,还有另外一个老熟人,林忠,孙阳称之为林大哥,当初五十九骑出漠北的时候,林忠要跟来,孙阳没让,而是让林忠返回了老家沽溏,照顾那些老兵的家人,可是现在林忠竟然来了,而且还身着六品武装官服。

“林大哥!”孙阳心头涌起一阵不好的念头来,急忙奔了过去,与林忠的双手紧紧的握到了一起,甚至眼中闪过一丝的担忧。

“你小子,真是好样的,竟然当真闯出了今日名声,传奇也!”林忠摇头晃脑的说道,这更是让孙阳心惊不止。

“孙搏古,宣旨吧!”萧古皱着眉头说道。

“宣个屁旨,拿来就得了!”孙阳不耐烦的说道,林忠的突然到来,让孙阳的心情复杂这极,特别是林忠来此的短暂表现,甚至有一种文绉绉般的感觉,都是同乡,谁不知道谁,或许识几个字,但是绝对算不上什么读书之人,而林忠有如今的表现,只能说他已经被大宋朝庭给握得死死的,无论是拉拢还是许诺。

孙阳一把将圣旨抢了过来,什么沐浴焚香,全都免了,而林忠更是紧紧的皱紧了眉头。

孙阳甩开圣旨,圣旨上的意思很简单,西北自治区抗敌有功,给孙阳升了官,升到了武官三品,节度使,拥有节制西北军事之职,这跟没说一样,西北自治区的兵力本身就控制在孙阳的手上,就连行政上,都是以行政军官为主导,大宋派来的官员无深入到工商等部门。

“孙阳,谢皇恩!”孙阳向东拱了拱手,就算是接旨完事了,回手拉着林忠,返身就向居所行去。

长安本身就有皇城之类的地方,但是那些地方都被孙阳保护得很好,绝不会胡乱的进入,免得部下胡乱猜测,而是直接居住在逃亡的色目商人的府中,占地倒也颇大,不过却也没什么侍候的人,只有孙阳和几名护卫,还有就是几名请来的老妈子帮着做个饭收拾个卫生什么的,简陋之极。

林忠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一个劲的摇着头,孙阳在心中暗叹了一口气,看来谁都有变的时候,大宋待官员极好,只要稍有点地位的官员,都是很能摆谱的,没办法,就是有钱,就连一代名相寇准都是排场极大,可见宋朝官风如何,不过这种铺张的官风对民间的影响倒并不是很大。

萧古宣了旨之后竟然没有反回,随手又拿出了另一道手谕,却是萧古调到自治区来当官,而且还是五品知府级的,上次在八星城,萧古还是个八品官,现在一下子就蹦到了五品,不得不说,升官速度还是极快的。

孙阳现在哪有功夫理会他,直接摆了摆手,让他去找林子善,行政上的事大部分都是林子善负责的,而宋官也是由孙阳和他一起安排的,现在孙阳放手,全由林子善去安排,萧远得跟林忠大哥聊聊。

整了几个小菜,热上几壶酒,跟林忠边喝边聊,老家一切都很好,母亲和老姚两人走在一起,有老姚的照顾,母亲过得很好,那些跟他一起出来的同乡家里也很好,有乡亲照应着,还有官府的一些补助之类的。

而林忠喝到酣处,拍案而起,高声喝道:“孙阳,你来说,你倒底想怎么样,北伐大军割地为王,改编制,兴政令,可将祖宗法规看在眼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