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页)

士兵用火折子点了长长的引线,抓起早就准备好的厚木蒙着铁皮的盾牌,向身后一背,钻出冲车调头就跑,七八名士兵跑得兔子一样的飞快,重弩兵不停的射出重箭掩护着,哪怕如此,在这些士兵的盾牌上,也很快就钉满了箭支。

正跑着,两名士兵惨叫一声,腿上挨了一箭,一个跟头扎在地上,手上的盾牌也扔出老远,相隔十余步的士兵快速奔了过去,用自己的盾牌挡住了伤员,很快又有人冲了过来,三人用两面盾牌,拖着伤者一路后退。

这七八名士兵根本就没有机会退得太远,只退出百多步去,伤员就超过了一半,再也走不动了,城头上的箭支不停的射来,七八人举起盾牌,就地进行防御,而护城河的桥上,一支二十名步兵组成的救援队也举着盾牌做好了救援的准备。

城门口,两台冲车里长长的火绳哧哧的烧到了尽头,尽燃了内部的黑火药,这种火药是经过孙阳使用神器电脑搜找来制造相对简单的爆破用黑火药,威力更大一些。

内部火药爆燃,虽然没有加装破片之类的杀伤器物,可是爆燃体积瞬间增加上万倍的气体产生的冲击波可以造成更大的破坏,两辆冲车足足一百八十斤压实的黑火药罐子,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足以将城门楼上的守军震死。

至于厚重的城门,直接就飞了起来,卓格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攻城,所以城门根本就没有被添死,只是多加了几道门闩和顶杠,门洞里还藏着二百名精锐的蒙古军。

可是城门这么一炸,门洞里的二百名精锐蒙古军一个不剩,全部被炸死或是直接就被震死,城门也沿着大街一直飞出去五十多米远咣的一声砸进了一片营房当中。

重弩兵率先过河,三百重弩在四百米的距离对准的城门几乎就是直射,剩下的重弩兵对准了城墙处进行射击,车弩也进行两侧射击掩护,甚至直接越过城墙进行射击。

幸好长安并没有设置瓮城,重弩兵直接锁住城门处的遮挡,内部骑兵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骑兵也没有冲城,而是派出步兵从北门进攻。

步兵并不是用长枪兵等传统士兵进行攻击,而是轻弩兵挡任了攻击任务,十人一排,足足十列一百人,踏着整齐的步子冲向城门,轻弩射击,然后退后,到后面进行重新装箭,前面的士兵再射击,形成连绵不绝的箭雨,任何敢露头的人都会被射死。

其实这种踏环弩在拉弦上箭还有射程上,丝毫不比近代的燧发火枪慢多少,甚至威力比火枪更大,只不过弩一直都无法普及,主要的原因就是制成本太高了,甚至一把弩要经过长达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制成。

' '

123 攻城!城攻!

北伐军使用的弩使用的是软钢弩臂,虽然比不上复合材料,但是二三百米之内,仍然具有可观的杀伤力,百米之内,三棱破甲箭头沿穿重甲毫无问题。

随着一队士兵在一阵阵嘎噔、崩的上弦和射箭的声音当中,东门的城门被抢战了下来,更多的步兵冲了进去,城市巷战步兵要更加的灵活,特别是在十几张弩配合起来以后,威力更大。

而且在弩机队后面还跟着长枪兵,长枪兵顺带的还会担任人形迫击迫的职责,将一枚枚的手雷拉了弦远远的扔出去,很快了,上千名步兵冲进了东门,牢牢的守住了东门的城楼,给后面的大军打下了一块稳固的地盘。

城市巷战,重弩兵和弹射炮都帮不上什么忙,韩老根带着骑兵二师杀了过来,骑兵在野战当中相当于重型坦克,可是一到了城市巷战,任你有再多的人,一条街上也排不开多少人,甚至只靠轻弩兵手上的弩就能压制住骑兵的疯狂反扑。

刘基把骑兵二师派了出去,同时派出的还有五千手持轻弩长枪大刀的步兵用于清理城内,巷战连后世美国的直升机装甲车都在索马里被打得稀里哗啦,任况是这个只能骑马的骑兵。

而仍然守在东门外的军队保持原地防御,守住后方,本来卓格还打算派一支大军从背面发动进攻,达到前后夹击的目的,可是刘基亲自坐镇,其余的三大少将都派去攻城,根本就不给卓格任何一点机会。

冲进了城的士兵们三个五个一组,人手一支轻弩,轮翻进行射击,根本就不与这些人高马大的色目人进行近身战,东方人相对较小的体形跟那些壮汉比起来,实在是有点不成比例,特别是那些色目人队伍里的罗刹人,已经被蒙古人开出来的赏赐刺激得红了眼睛,砍死一名北伐军,还自由之身,杀十个,封候爵,主一地税收,那可是油水丰厚的大馅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