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石初樱听悦姑姑讲过,这隐喻的是“玉堂富贵”,很多王公府邸都爱这么弄,就连她们府里也有一处这样的花木布景。

入冬了还能看见牡丹花这样的奇景使得随侍的丫头们惊讶起来,一般有钱的人家也是养在暖房里而已,这般养在花圃里开花的当真没见过,不由互相低声嘀咕着。

刘氏听了抿嘴一笑,说道:“咱们家有几个老花匠,原本是在太皇御花园子里伺候的,这些花木都是他们在打理。”

难怪了,想必这些花匠也是有些本事的。石初樱想,这大概就是魏麽麽说的,这些人家里就是一块匾额也能说出一箩筐的典故的话了。

一般人家要表现富贵,不是把堂屋装点得金玉辉煌,就是浑身锦绣、满头珠翠的,而那些个所谓的百年世家,要么弄一屋子的古籍,要么摆弄些古琴、古董,反正什么都是老旧的,顶多也是半新不旧的;而这些个天潢贵胄们则爱在这等细微末节处雕琢一番,只等人家奇了,有意无意地解说一二,也就齐全了。

石初樱想到这些不由一哂,这也算挖空心思了。

甬道在花圃前分成两岔,一条直向里通往正院,另一条左拐通向外书房和跨院。石初樱一边欣赏着难得的几枝牡丹花,赞叹一声,一边与刘氏进了垂花门。

垂花门里是一座中等的庭院,庭院当中也有常青的花木藤蔓,还有一个浅浅的金鱼池。此时金鱼已经捞走了,鱼池里只剩下浅水和淤泥,倒是有几只不怕冷的小龟爬出来,趴在裸出水面的石头上晒太阳。还有一只黄白花的小猫正蹲在池子边上盯着看。

石初樱不算外人,刘氏把石初樱让到了东厢房的花厅里,在南窗下银红撒花刻丝的锦褥上坐了,又上了茶果点心,还连声道:“比不得你们府里,忙了这半日了,将就用些。他们那些男人一说起话来竟不比咱们女人舌头短的。”

石初樱听了也不由一笑,这个大嫂还挺有意思。

因庙见礼赶早,到了这会儿也不过是9点多钟,石初应早就吃了几颗摩云山的果子,此时倒也不饿,不过她还是应景地捏了个葡萄吃,嗯,倒是蛮甜的。她带来的果树里还真就没有葡萄。她们府上要吃就得出去买了。

“怎么没见到孩子们?”石初樱记得楚溆说过,大哥家里有三个小孩子,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小女儿。到底是亲叔叔,时常给孩子们带吃的玩儿的,孩子们跟楚溆都挺亲的。

提起孩子,刘氏的话多起来,脸上真心的笑开了花,“大的上宗学去了,两个小的这会儿应该醒了。”说着吩咐人去看看两个小主子,若是醒了就带来,尤其是小女儿,还没见过婶婶。

没一会儿,两个小娃娃被带了进来。

一个4、5岁的小男童,穿着一身宝蓝小袍子,头上系了个银冠;小女孩走路还东倒西歪的,一身水红锦缎绣花袄裙,头上扎了两个小羊角,两眼还泪蒙蒙的,显然刚哭过。此时见了刘氏立刻伸出小手要抱。

刘氏抱过女儿,轻声哄了哄,带着小姑娘的妇人行了个礼,笑着回话:“姑娘刚才一直找娘亲,奴婢都哄不住呢……”

刘氏挥手让仆妇退下,自己颠了颠女儿,又指着石初樱哄道:“容姐乖,这个是二婶婶,叫婶婶!”

容姐眨巴着水雾般的大眼睛看过来,半晌,却认生地依在娘亲怀里歪了小脑袋却不肯说话。

刘氏无奈,“这孩子就是不爱说话。她两个哥哥这么大的时候也都很会说话了,就她嘴笨。”

石初樱笑笑,这么小的孩子认生也正常。

她让玉葱拿来几盒松香香口糖和金枫糖。金枫糖是由蜂蜜和金枫树的糖胶混合凝固后蘸在一根小竹棒上的硬糖,糖果只有拇指肚大,色泽金亮水润,气味甜蜜,小姑娘立刻喜欢上了,小手抱着糖棍不撒手了。

这时候小男童楚宴已经给石初樱作了个似模似样的揖,开始说话了,他问道:“婶婶,二肥有没有来啊?”说着,还眼巴巴地看着石初樱,认亲哪天他见过二肥的,还送了见面礼呢。

石初樱笑道:“二肥今天没来,你想看它,哪天让你娘带你到二婶家里看就是。”说着一招手,玉珰托了三个盒子过来。

先前在宁寿堂见礼是认亲礼,这次却是自家亲戚给孩子见面礼,很正常。

不过,这个礼可不普通,石初樱看了刘氏一眼,刘氏自然不笨,挥手道:“我们自家娘们说话,不必伺候了,都下去吧。”并给自己的大丫头橘枝使了个眼色,橘枝立刻带着人都退了下去,自己则守在了门外的廊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