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她便从袖囊中取出那株死掉的水草,交给衙役呈上去。

州府大人看着眼前这株水草,一时有些词穷。

他看看左右其他两位大人,寻求帮助的道:“这……就是那水草精?”

“正是,这是她原本的样子。”南昭回答。

州府大人又看向泰安王,若是没有这位王爷在,他要立即将南昭给绑了,定她一个戏弄朝廷官员之罪。

不过是王爷带来的人,他当然不能这般做!

周仰自是晓得他们在想什么,无非是觉得他将他们当猴在戏耍。

“南昭,你继续说。”

“是,王爷!”南昭应声后,管记案的先生要来纸笔,就地而坐,在这数位不知所为的大人面前,用笔在纸上写下:邓小东,泰州简县小黑村人士,炎帝十一年卒于荡湖村,张虎,泰州阳县荷花村人士,炎帝十二年卒于荡湖村,许三,泰州封县白石村人士……

一笔一划,她用尽心力,仿佛这便是那些亡魂曾在这个世界存在过,最后的凭证,大家见她写得如此认真,即便用时许多,也无人出声质问。

最后写完,这张写满了一百五十个人名的纸,从州府的案桌到了州府大门,几位大人也从案后走出,跟着念出这些人的名字。

“去,取近些年报上来所有的失踪人士卷宗来。”看过之后,州府大人立刻下了命令。

不久,掌管卷宗的文书役呈上大人所调卷宗,查阅这数年间失踪人口,发现记录在册的便有一百余人,出现在南昭写的这张纸上,不免为之一惊。

“这份卷宗这些年,都沉压在府衙的卷宗库内,无人查阅……”州府大人问站在一旁面色沉静的南昭:“你是如何知道这些名字的?”

南闸如实回答:“民女亲口问的他们。”

这回答本该令人啼笑皆非,但此刻州府大人却笑不出来,他谨慎的又问了一句:“你……亲口问的他们?”

南昭点头答:“民女生有灵眼,可视亡人!”

堂上哗然,有人小声说:“何时审案,都需要听这巫婆所言了?简直荒唐!”

泰安王此刻站了起来,表明态度道:“南昭灵眼,身有异术,是本王亲眼所见!”

其实对于南昭来说,帮那一百多亡魂超度送去轮回后,此事便已了结,她之所以答应泰安王到此处来,是想通过官府,将这份受害人名单送往受害人亲人那里,她本未想过要这些人相信自己,所以泰安王出面,以王爷的身份为她证明,她还是有些吃惊的。

现在,泰安王开了口,大家表面都不敢再说其他,可心里却是不服的。

堂堂炎国泰安王,不误正途,竟与一妖言惑众的神棍厮混,成何体统?

也是此刻,门外鼓声阵阵,震惊大党。

堂内还在审案,外面又来击鼓,州府大人起身肃声问:“何人在外击鼓?先侯堂外,等此案结束之后,再放上堂。”

南昭目光绕过门口的众官差,仿佛早有预料般,对州府大人说:“大人不妨放堂外之人进来!”

“为何?”州府大人似有不悦,本官审案,何时轮到你个小小民女指手画脚?

是泰安王道:“放进来吧!”

州府大人这才没话说,命令衙役将外面击鼓之人放进来。

这一来,不得了,击鼓的可不止一人,他们皆是从这十里八乡赶来的乡亲,呜呼哀哉的将州府大堂挤了个满满当当。

一时之间,场面混乱不堪。

州府大人重重落下惊堂木之后,所有人才放小了哭声,将注意力放到这堂上坐着的几位威仪的官老爷身上。

州府大人问:“何人在堂下哭嚎,击鼓有何冤情?”

跪在堂下的其中一人率先开口道:“民女宋氏,我夫君三年前离家未归,曾来州府击鼓,后不了了之,未曾想昨夜夫君亡魂突然托梦前来,称自己已于三年前,在一名叫荡湖村的地方遇害,尸骨沉于湖中……”

州府大人一听,竟真与荡湖祭品一案有关,他便指着另一老者问:“你呢,为何击鼓?”

“草民许大,我儿子许三四年前离家未归,我苦寻四年未果,昨夜突然梦见他与我说话,说他已在四年前被一荡湖村名叫王刚的人骗去,现已死去四年,尸骨沉于荡湖之中!”

还是荡湖村案的受害者家属,州府大人先前对南昭所言多有不信,在接连询问了数位击鼓鸣冤之人来意之后,皆得到了相同答案,且这些人多数也在之前失踪人口的卷宗内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