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怀荒镇兵马很多,也不可能全都派出去,还得负责怀荒的守卫,以防突厥来袭。因此最后商议决定。凌云采用轮调抽选的方法,每次从三千帐内亲军和八千外镇军中各抽调一小部人马,组成一支作战队。第一次出战。凌云抽调了秦琼率领帐内亲军中的一队骠骑,王伏宝率领帐内亲军一旅步兵,然后再抽调了外镇军的两团四百人马,共五百五十骑。组成了一个作战营出战。这样的搭配调动。其实更多的不是考虑战力,而是为了借机练兵。秦琼率领这一营人马出战,第二天,凌云又同样如此组建一营人马,以单雄信统领出战。第三天,凌云再组一营,以来整统领出战。这样,每天发一营出战。到第八天,最先出战的秦琼所部一营人马已经得胜回来。

秦琼带五百五十人马出战。七天时间内一边攻破了三座山寨,斩首三十余级,俘虏两百余人,并从山寨中抄出金银铜钱不少,马三十余匹,粮千余石,另还有羊三百余只,刀枪弓箭数十副。取得这丰硕战果,秦琼所部只有两个战死,五个重伤而已。虽然粮食没想象的多,可这毕竟只是三个小寨,凌云还是大大嘉奖称赞了秦琼。按随军的记室参军所记录的军功簿,一一按功行赏。

第二天,单雄信也带所部一营人马得胜回来,押着一驮驮的粮食和一车车的战利品,还有诸多牛马羊群,刀枪箭矢等得胜而归。看着那些战利品,凌云很是高兴,又增加了几千石的粮食,掏掉几个附近的山寨,收获喜人。而秦琼休息了一天之后,也开始继续率兵出战剿匪。不过这一次,除了他手下直属帐内亲军的那队骑兵和一旅步兵外,这次带的另两团人马,却又换成了抽调的新兵。帐内亲军补充了伤亡减员外,人马不换。凌云也是借此给帐内亲军更多实战的机会,而新军则是轮流参战。重点打造帐内亲军,镇外军则属于陪练。

至于守备军和警备军,凌云暂时没有抽调他们。对于凌云来说,眼下这些守备军和警备军的编制,实际上不过是一群民兵而已。守备军平时守城,维持下各分舵的治安,警备军则就是一个前军预警雷达。真正打仗的,还得依靠帐内亲军,就连外镇军,凌云目前的编制中,都只不过是帐内亲军的辅兵而已。但是这些兵凌云也还是很重视的,让他们轮流值守,每城的守备军分成五队,每天一队镇守,一队待命,三队训练,如此轮换。凌云给他们的训练计划也很简单,就是早上体能锻炼,上午队列训练,下午进行刀枪等技能训练,晚上的时候,还得进行一个时辰的文化课程。山寨里识字的人少,凌云在队以上设立军法官虞候,既负责军中警戒巡查安全等行政事务,凌云给他们一个特别任务,就是晚上的时候,给士兵上文化课。文化课主要是教军纪条令,指挥旗号通讯口令等,顺便教他们识些字,同时还教些战场通讯、战场急救等。对于凌云的这一个做法,许多人都觉得有些没有必要,可凌云还是坚持。教士兵文化课,主要还是为了以后这些士兵能提升为士官军官,毕竟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军官,是不够格的。

凌云没想过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下子练好几万兵马出来。那样太不现实,他只是打算先把三千帐内亲兵练起来,而外营兵、外镇兵和守备、警备,都只是预备兵。

为此,凌云现在完全是把帐内亲军当成种子兵,教导队来练,帐内亲军还特别设置双副官制,每一级主官下面,在原有的一名副官编制下,又增加一人。每次亲军出战时,各级的第一副官都留营,甚至在战斗时如果遇到极不利的形势时,这批副官也将做为最珍贵的种子送走突围。这种做法,其实是凌云仿历史上苏联的一种做法,这种双副官的设置,特别适合战争时期。双副官制。随时能够用这些副官组建出一支新的部队,而且哪怕一个部队打光了,有这些留营副官在。也能再立即重组部队。特别是在恶劣的战争形势下,这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的极好办法。现在帐内亲军的这些副官,合适的时候,马上就能拉出来再建一支新军,哪怕兵全是新的,有这些从上到下完整阶制的优秀经验军官,他们也能一开始就有不错的战斗力。

有单雄信、秦琼、来整、司马德戡、杨威等一群优秀的军官带队出击。剿匪练兵,夺取粮食,凌云的压力顿减了许多。

他也可以腾出手来。一面关注着怀荒并寨建堡,建立边市,一面开始给怀荒军打造装备。

怀荒军现在分成了帐内亲军、外营兵、外镇兵、守备兵、警备兵五类,帐内亲军是核心部队。重点打造。最精锐的人马尽集中于此。而外营兵稍次,外镇军则完全是充当辅兵,至于守备和警备,目前也只是民兵性质。这几支部队,装备也是不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