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荨�

做为教导队的受训军士,教导团学兵的伙长。黄石和本伙的另外九名学员全都住在一个宿舍之内,上下两层的架子床,并非通铺。迈着利落的步伐走到床边的通道前站好。黄石用还带着几分河北口音的雅音官话大声喊道:“起床!”早已经醒来的学员们这才绘绘下床,军中制度森严,教导团中的规矩更是比下面的军营中严格数倍。用兼任讲武堂山长的易帅的话来说,教导团是学军,也是模范军,在这里的学员基本上都是受训的预提军士和轮训军官,将来从这里出去之后。都将担任军职,成为军中的基干,因此。他们必须从严要求。

黄石的这一伙人,有三个伍,下面的三个伍长加上黄石,四人都是预提受训军士。其余六人则都是从各军中选调出来的精锐士兵。按上面的说法。这次轮训过后,黄石等人本来是要回部队担任伍长的,不过如今军中极需要军官,因此黄石这次将破格提升为队头,他下面的三个受训伍长也将回去担任队副的职务。就是那六个士兵,他们会在教导团中呆满一年,然后就会直接外放至少担任一个伍伙长。

“恭喜伙长,不。从今往后,得叫黄头为殄寇将军了。”洗漱过后。黄石手下一伍的伍长笑着向黄石恭喜道。虽然昨天黄石知道了自己将获得殄寇将军号,得授队头之职后并没有把这事告诉任何人,但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快就被学员们知道了。黄石这次升的确实是太快了,就算是在整个号称精英的教导团中,他的提升都能排到前十之中。

“同喜,同喜,也恭喜王兄荣升旷野将军!”黄石笑着拱手,他们这一伍,黄石自己获得了殄寇将军,三个手下伍长也都分别得到了队副的职务,队副对应的军阶是第四十阶的旷野将军,这并不是最低的将军号,在他们的下面,还有横野将军、偏将军、裨将军三阶,用以授予下戍副、墩长、行参军、仓督等低级武官。

大家一番相互祝贺,另外六个部下士兵虽然这次没能得授官阶,但他们能选入教导营中当兵,就已经是各营中的精锐了,各自的军资,也基本上都升了一两资,等呆满一年后,出去之后,基本上也就能有七八资的军资了,再到部队呆一两年,或者遇上打仗,直接立个功,以现在军中的情况,要获得一个将军号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全伙人穿戴戎装,佩带武器,排列站队。

黄石背着大长弓,手按着横刀仔细在自己的一伙三伍九人面前走过,不时的给手下整理一下。

身为学军,他们除了学习训练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责,也是对每个学员来说极其自豪与光荣的职责,那就是担任易帅的亲卫,负责白虎台的值勤与易帅出行的护卫。对于这项任务职责,教导团上下都倍感光荣,在大家看来,教导团就如同是易帅的亲兵或者家丁,有了这层关系,那他们以后就是易帅的亲信了。

做为学军兼亲卫,拥有整整十个都一千余人的教导团轮流当值,每天两都当值护卫,一都值守白虎台,一都则随行护卫。

眼下已经即将入冬,教导团的学军最先发放冬装,不但如此,每人还得到一件旱獭皮制作的皮裘,外加一件红色锦衣,獭裘锦衣,再加上高帮系带牛皮靴,红缨毡帽,精神抖擞,威武十足。据说这就是部队将要更换的标准冬装。

黄石又检查了一遍,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带队向白虎台走去。

凌云从帅府来到白虎台,拾阶而上,进入白虎堂前,也一眼看到了今天教导团的换装。

这身装备是凌云亲自定下的,总体上还是仿照隋军军服式样,有些改动。隋军中央军的军服基本是黄色,地方军褐色居多。凌云给自己的部队定下的军服颜色是红色,虽然说红色的军服过于显眼,不利于隐蔽,但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弄出迷彩色来,就算能弄成本也太高。凌云最后订了大红色,这种颜色十分的鲜明,而且据说用大红色做军服颜色,在战斗的时候,能刺激士兵的肾上腺素,让人越发勇猛。虽然不知道这个有几分可信,不过红色染色时确实简单方便,而且红色也与黄色褐色不同,可以与隋军区分。

塞外寒冷,连夏季都无暑,冬季自然就更冷了。

部队冬装必须着重考虑到防寒的功能,因此士兵们不可能穿草鞋,单衣。这个时代也没有棉花大量种植,少量西域传来的棉布比丝绸还贵重不已,因此便只能用皮毛。士兵用高帮皮鞋,军官用长筒皮靴,甚至士兵们还要配发皮裘、毡毯,连铁盔之外,还配了防风防晒防雨雪保暖功能更强的毡帽,另外还配备了用桐油和丝绢制作的无袖雨披,手套毛袜子等。凌云可不希望,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