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对于大宁镇将李靖一开口要两千匹战马,都感到惊讶。大宁兵才八百,李靖却要两千匹战马,这是要打造一支全骑兵的意图了。

魏征跟李靖也算相离,李靖也算是河东大儒文中子的记名弟子,说来和易风也能算是半个同学。魏征好心的提醒李靖,“药师兄,如今怀荒的战马可不便宜啊,而且要想练一支骑兵,并不是有马就行的。有好的战马还有好的兵,而且还得有充足的训练,此外,骑兵的消耗也是极厉害的,养一千骑兵的费用可供的上五千精锐步卒了。另外,有了战马和骑兵,还得有相应的骑兵装备才行,这骑兵装备可也比步卒装备贵重的多。”当然,他还有一句话没说,有人有马有装备,但也还得会训练,会指挥才行。就算是怀荒,如今易风编练了一万骑兵,可到现在这几营骑兵也都还没能完成全部换装,甚至连磨合都没完成,训练更是才刚开始。要想等到这几营骑兵有了真正的战斗力,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怀荒军打了好几次大仗,但没有一次是由骑兵起到决胜作用的。这些骑兵更多的时候是战场支援、掩饰以及追击之用。

魏征看李靖是自己同学,好心提醒,希望这位关陇贵族之后莫要贪大才全,一下子就要把自己的兵变成骑兵。毕竟,大宁镇过去很重要,属于北疆重要的国门,但是如今,大宁镇之外是怀荒,大宁镇虽然从大宁关升格成了镇,但更多的这里成了一个收税的关口而已。大宁镇兵买些铠甲兵械训练一下,还是可以的。若是有钱,再买百来匹马,装备下那支家丁队伍,也还是不错的。可若是要把八百镇兵加二百亲兵全装备训练成骑兵,这却是有些太想多了。

在魏征看来,自己的这个同学身世好,仕途也顺利,其实做文官更有前途。在朝廷兵部再干几年,可以想办法再调到地方上做任州司马或者州长史,如此以后再回朝廷,说不定就能做个少卿,再过几年,也许还能做个侍郎什么。

“多谢魏兄提醒,这些某也都清楚,一骑兵可养五步卒,不过只要用的好,一个骑兵的作用却是大大超过五个步卒的。尤其大宁镇把守长城关口,紧邻塞外,一旦有警,步卒只能被动防守,可骑兵却能机动作战,可攻可守,尤其是对付那些塞外的突厥游牧骑兵,唯有骑兵才是王道。”魏征的好意丝毫不能改变李靖想要把自己的一千兵马全部打造成骑兵的想法。

毫无统兵经验的李靖这番话在堂上许多怀荒军将们眼中看来。这是十足的书生之言,纸上谈兵而已。特别是如今怀荒军的情况来看,怀荒军从来就没有真正依靠过骑兵。可依然数战数胜,从未败绩,哪怕每次面对的都是游牧骑兵,可一样是取得全胜的战绩。甚至因此,有些将领还觉得,以怀荒军的战车阵和长弓手们对阵骑兵,才是怀荒军最厉害的手段。

不过易风听了李靖的话却是连连点头。怀荒军确实与铁勒骑兵数战皆胜。但每次都是规模不大的战斗,而且基本上打的都是伏击战,地形上也非传统的平原草场骑战。因此绝不能因此就认为骑兵无用。相反,骨子里面,易风是很推崇骑兵决胜论的。如今怀荒的情况,只是在没有骑兵可用的情况下。不得已做出的一些战术应对而已。在易风真正的想法里。怀荒军还是应当有一支骑兵军团,这样才能保证在塞外这个辽阔的草原上,对游牧骑兵们具有歼灭性的对战能力。

战车阵和长弓阵虽然也不错,但这更多的是个防御态势。只能被动挨打,是永远也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的。特别是在草原上,车阵有太多缺点,机动性不足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就算能击败游牧骑兵,可万一对方要逃。没有足够数量的精锐骑兵,也只能击败而不能歼灭。

而历史上。有两个人对草原游牧骑兵进入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两个人就是霍去病和李靖。他们的成功,几乎同车一辙,都是以骑兵对骑兵。霍去病轻骑深入敌后,直攻匈奴老巢,李靖也同样采用轻骑大胆深入的战术,直击突厥大营,擒贼擒王,一举改变了整个战争的态势。

他记得历史上,李靖指挥的唐攻突厥之战,事先李靖就让自己的学生苏定方在军中挑选了几千精锐骑兵战士,然后在幽州进行了数年时间的特别训练。最后大战时,李靖正是亲自率领这支几千人的特种骑兵部队,神兵天降般的杀入突厥大营。

李靖现在想练骑兵,易风看来是毫无问题的。他天生就是一个名将,哪怕现在峥嵘未露。

“我手上倒是有一批缴获的铁勒战马,可以拔一批给你,你要两千匹战马没有问题。不过,战马确实是很贵重的。”易风微微冲着李靖笑道。就算他很欣赏李靖,可李靖现在又不是他的部下,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