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 (第1/4页)

胆大,好了,回头你下文派人调查一下,该处置的处置一下就好了。”

军马走私本是涉及重要军事物资的案子,若是一般情况下,可是相当重大的。前年,杨坚派屈突通去陇右核查牧场,就发现下面的人隐瞒了两万多匹马,结果惹得杨坚大怒,直接下令,要把从主管牧场的最高机构单位太仆寺卿到最下面的牧场吏员,几千官吏全都要处死。若不是最后负责核查此案的屈突通是个比较耿直的人,坚决力谏才劝住了杨坚,那就是所有的马政系统的官吏都要掉脑袋了。不过杨坚对易风所报这案子如此宽容。一来是因为这事情涉及到怀荒涉及到赵王,二来赵王又是主动上报。再一个,怀荒的牧场其实是属于武州的。而武州到现在为止还实际上算是孙儿赵王的私产。因此,赵王的部下偷赵王的马走私贩卖,在杨坚看来,属于赵王的私事,他不好过于干涉,反正偷的也不是他的马,再说这马走私到内地,又不是什么重要物资走私到突厥。

“可不管怎么说,走私军马也是要案。臣必须向陛下请罪。”

杨坚摆了摆手,漫不经心道:“行了,我都知道了。这事就交由你来处置好了,该怎么处置你自己说了算。”

“冀州查扣了多少走私军马,回头我下一道旨,让冀州把这些马再交还给你好了?”

“一千匹!”易风老实回道。

“多少,一千匹?”杨坚声音高了八度,脸色也变的严肃起来。若是走私几匹几十匹军马,杨坚看在孙子的面上也就懒得在意。可如果是走私一千匹军马。杨坚心里知道,此事只怕没有表面上说的这么简单了。他沉默起来,脸色有些难看,望了望易风。又低头思虑起来。这件事情,不能再这么随意处置了。

“你跟我说说,这案子你究竟知道多少情况。具体的情况如何?”杨坚严肃的道。

易风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了。其实他今天来。就是为了抢得先机的。他知道,走私军马案既然被高颎查到。那这件事情就不可能瞒的住。冀州刺史是太子一党的人,他拦截了这批马,第一时间就向高颎上报了。高颎没有马上向皇帝上报,是他想拿到更多有用的证据,用来对付晋王党。

本来运送到扬州去的军马被查,杨广也很快知道,还特别找到易风商议解决办法。杨素给他们出的主意是壮士断臂,弃卒保车,趁高颎还没有拿到什么有利的证据之前,先把如今已经暴露的关系斩断,直接抢先一步向皇帝报告,把这件事情先暴露出来。

而他们商议的结果是,这事情最好由易风先一步向皇帝报告,如此一来,易风就有机会撇清自己。毕竟先报告上去,更能赢得天子的信任。越是捂紧,等高颎一报上去,性质结果就全然不同了。

易风来时早已经想好了措词,这时装作沉重的禀报道:“刚从武州快马送到的消息上了解,此事是由上柱国宇文述总管之子宇文智及收买了武州军马场的官员,他们内外勾结,将牧场的军马偷偷走私运到中原,用以卖给那些各州县的豪族大户,从中赚取高昂的利润,然后再到塞外的蕃族手上买一些普通的马匹放到牧场,补足帐上的空缺数字。”

“宇文述之子是幕后主持之人吗,宇文述可有涉及其中?”一听到是宇文智及,杨坚更添几分重视。

“初步查到的结果,此事是宇文智及私人所为,并不涉及宇文总管,他目的也只是想谋些私利而已。全因如今中原的许多豪强,多喜欢购买雄骏的战马为坐骑,而战马为重要的军事物资,特别是前年陛下让屈突将军清查陇右河西的军马牧场后,战马管制更加严格,民间很难再轻易买到优良的战马。战马在民间的价格也越发的高昂起来,走私战马的利润因此极高,宇文智及便铤而走险,勾结了武州的牧场官员,走私贩卖军马到中原地方,卖与那些地方的豪强大户,谋取高额利润。”易风解释道,话中特意突出讲明一个重点,那就是这件走私案,其实只是宇文智及一人所为,是见利生意的胆大之举,但不涉及其它人。而他走私的这些马,更只是用来分别卖给中原的大户人家做坐骑而已,绝不会牵涉到更多。

这也都是事先和杨广杨素他们商议好的,主动的把宇文智及给抛弃掉,用以来保护后面的杨广和易风他们,让这件案子至此为止,不再涉及到更深层次。

当然,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已经与宇文述商议过的。宇文述有三个儿子,宇文化及、智及、士及。三个儿子里面,老三最是听话懂事,老大比较轻佻,老二智及则就是有些恶少的味道了。宇文述也十分讨厌这个儿子,本来这个案子,已经牵涉到了宇文化及,实际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