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 (第1/4页)

“颜学士之意是要把武州拱手让给突厥人?”

温彦弘连忙在一边替颜思鲁解释:“武州处于塞上,在长城之外,一马平川的开阔草原,微臣以为实不益于防范突厥大股骑兵。倒不如主动将怀荒的百姓先撤回长城关内,坚壁清野,阻敌于长城之外,依托长城关隘,防御突厥骑兵。”

这个想法其实也算正常,毕竟怀荒的地形,确实不利于防守,就算有城池堡垒,可如果是大股的骑兵,那太难守了。不过怀荒可是易风的根基大本营,虽然眼下他当了幽州的大总管,又被册封为了皇太孙。可在易风的眼里,其实这些都还没有一个怀荒在他眼里更重要。名号固然重要,但握在手里的实力越发的重要。他现在虽然当上了幽州大总管,但一时半会还很难对幽州府完成控制,现在的他,手里真正的实力依然是怀荒。

怀荒他不能丢,也不敢丢。

“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武州也是朝廷的疆土,而且武州还有四十万大隋的子民,我不会抛弃他们的,现在大家可以议论,要如何守住武州怀荒。”易风一锤定音,不容更改。

第360章狼烟起

(感谢历史逝去的真相的支持,谢谢!)

于都斤山下的旧镇里,突利可汗那史那染干坐在汗帐里心情烦燥透了,本来舒舒服服的太平日子一下子全都搞乱了。

警讯警讯,告急告急,赶回来的一路路使者,全都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坏消息。到处都是紧张不安的气氛,都蓝可汗的附离狼骑侍卫已经向北而来,而更要命的是,有西面的骑兵飞驰回报,金山以西的西突厥的兵马也在向东部草原移动。一时间,到处都是向东北面而来的骑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阿史那染干是突利可汗,但这个突利可汗并非是大可汗,而是大可汗下的一个小可汗。

四十九年前,突厥部落大破柔然,四十七年前突厥部落建立汗国,次年灭柔然,次年统一铁勒以及整个漠北地区,逐渐统一大兴安岭到咸海之间的土地。成为取代柔然的北方草原又一霸者,然这个新兴的草原霸者,在草原上刚称霸了不到三十年,中原分裂多年的汉人却再度统一,建立了大隋王朝,而在汉人复兴崛起的同时,突厥人却面临着一个因为汗位继承而引起的内乱。当时突厥在位的第四任大可汗陀钵可汗病重,他面临着继承人的问题。在三年前,陀钵可汗的前任,突厥汗国的第三位大可汗木杆可汗去世前,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大逻便继承汗位,而是立了他的弟弟陀钵继位。陀钵继位后,便以侄子摄图为尔伏可汗,统领东面。弟弟褥但为步离可汗,统领

西面。

陀钵是突厥开国可汗土门伊利可汗的第三子。也是突厥汗国的第四任可汗,在此之前。突厥汗国的大可汗之位已经经历了一次父子相传和两次兄终弟及。陀钵可汗也是突厥人中相当厉害的可汗,拥兵数十万,屡次进攻北周,迫的北周称臣纳贡,将宗室公主送往草原和亲。可惜陀钵在位却很短暂,仅在位三年就病重。

病重之时,陀钵最终如他的两个兄长一样,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继承汗位,而是传给自己的兄长。上任可汗木杆可汗的儿子大逻便为新可汗。可惜陀钵一死,他的这一决定就不为突厥贵族们接受。陀钵可汗的长兄,突厥汗国第二任可汗乙息记可汗的儿子摄图公开站出来带头反对,最终确立了陀钵的儿子菴罗为大可汗,是为突厥第五任大可汗。可是大逻便却难以接受,强力反对,最终菴罗不得已经过国人会议,把大可汗的位置让给了堂兄摄图可汗,摄图成为突厥第六任大可汗。被尊称为沙钵略可汗。沙钵略可汗上位后,又册立了菴罗为突厥第二可汗,然后又封大逻便为阿波可汗,最后又封他的叔父。居住在西面统领西部突厥的玷厥为达头可汗。一时间,突厥大可汗之下,还有三位极有实力的可汗。以及数位统领各自部落的小部落。

经过这次的汗位继承之后,突厥表面上虽然还是一统。但实际上却已经是诸侯林立。

可汗的问题虽然暂时得以解决,但从此汗国内部的分裂却由此埋下种子。

沙钵略继承大可汗之位后。沙钵略也按突厥人的收继婚制,继承了上任可汗的可贺敦北周千金公主为自己的可贺敦。当时杨坚刚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对于突厥礼遇冷淡,不再如北周时那般的优待,因此突厥人非常怨恨。而千金公主又因杨坚灭亡自己的宗族国家,更是日夜向沙钵略进言,请他替北周报仇。适逢当时北齐的旧将高保宁在营州发动叛乱,沙钵略便与高保宁联合发兵进攻隋朝。双方之间接连爆发战事,到第二年,沙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