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 (第1/4页)

“雁门关可不是那么好攻夺的,那里有韩元帅亲自镇守,杨林就算有二十万兵马,可想强夺此关,没有个三五月也别想。”高颎有些不耐烦的道,“陛下还得立即派人安抚好杨林,最好是把马邑之事淡化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样过去,一定不能挑起事端,激化矛盾。不过雁门关得守好了,最好是外松内紧,表面上不能剑拔弩张,可私底下一定得加强戒备,绝不能让杨林兵马再入关了。还得想办法,把杨林招到太原来。”

杨勇也只能点头,稍后的会议,也根本商量不出什么结果来。最后还是决定,由高颎代表皇帝,亲自前往雁门关下犒赏杨林所部兵马,再给杨林部下将士们俱加官晋爵,赏赐钱粮,然后引杨林入朝。会议上,杨勇已经有些六神无主了,会议基本上都是由高颎一人主持。众人离去后,他越发的感觉到一阵阵的恐惧向自己袭来,在臣子面前,他还能努力的维持着几分镇定,可此时一人独处,他真正的恐惧万分,更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自己在太原称帝,太原及附近雁门等关镇有二十五万兵马,可雁门关外杨林已经陈兵二十万,何况东北方向的隔着忻代就是易风控制的蔚州,东面更是只隔了座太行山,隔着一条井陉,就是易风的恒州真定。他感觉自己行走在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而杨林与他之间的关系,本就不过是互相做戏,现在父亲死了,易风手里握着精兵强将,他还会在意那个秘密吗?

刚刚登基当上皇帝的那种喜悦兴奋之情,如今转眼间已经消失的一干二净。

早知如今,当初真不该留着这个孽种。当初想着能利用这个孽种,在皇帝面前扳回点印象,谁知道,如今这个孽子却已经成了自己最大的威胁。

太原西城,一座刚被杨勇赐给高颎的豪宅中,高颎也在屋里绕圈踱步,手里握着一封书信紧盯不放。这封突然出现在他书桌上的信件,让他心绪不宁,这封神秘的信件居然是杨林给他的亲笔信。一想到杨林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信放到自己书房桌上,高颎就觉得一阵后背生凉,若杨林送来的不是信,而是一杯毒酒,或者一支暗箭呢?

不过当他把目光移回信纸上时,他的呼吸又变的急促起来,杨林在信上的提议很诱人啊!

第485章兵过雁门

河东,太原。

杨勇在太原称帝后,定太原为北都,以西城晋阳宫为北都宫城,又将晋祠列为皇家内苑。西城的诸多宅院府第,尽皆被杨勇征用,然后赐予太原拥戴他称帝的元佐文臣武将们。高颎做为新朝的元佐首勋之臣,被杨勇加封为太师加太尉,位列三师兼三公,又晋封尚书省尚书令,齐国公,加上柱国,食邑五千户真食封三千户,另封高颎三子为郡公,五个孙子不论长幼皆为县公。追赠高颎父高宾为太保,并晋代忻州等十三州总管。并特赐高颎赞拜不名,自今已后,虽有愆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

那栋原本属于太原王氏别府的大宅如今高悬着太师府的牌匾,门前列戟,左右各蹲着一只铜铸狮子,朱漆大门,甚至在街头还新立了一座石刻的高大三重牌坊,上面刻着高颎的各种官职爵位皇帝御赐封号。

这些极致的荣耀,高颎却并没有多少高兴。

十几年来,他费尽辛苦的保太子,如今太子终于坐了龙椅当了皇帝,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原因很简单,杨勇不是唯一的皇帝,除此之外还有杨广杨秀两个皇帝,一个占着关中一个据着江东。最最要命的是,新册封的皇太孙居然不是皇帝亲生的,而是杨广的私生儿子,现在杨广也给杨林册封为太子。高颎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一张地图。

地图上,圈圈画画。满是记号。

一个庞大的大隋王朝,如今却有三个皇帝。

哎。高颎长叹一声。他相信皇帝是被杨秀弑杀的,而原因。如今也基本上清楚了。皇帝听闻代北大捷,便打算开始结束总管制度,废除亲王分镇各地,统州率民的制度。改以施行由太孙提议的省州县三级制度,并继续封建宗室。继分封了汉王与皇帝兄弟的四子外,这次皇帝打算直接把秦州总管府撤消,然后把秦州总管蜀王杨秀封到东海的琉球岛做琉球王。皇帝的这些举措,高颎是很支持的。如果不是杨秀胆大包天弑君篡位,那么此次北伐胜利之后。政策推行下去,用不了几年,大隋的宗室诸王都将分封到南疆,各总管府也都将撤除,设立诸行省,兵权重归朝廷中央。那时,太子继位,天下将是太平的,继位也会是平稳的。而绝不会有如今这样诸王称帝,割据天下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