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 (第1/4页)

“怪不得铁勒能自立呢,原来都是些凶人啊。”

“嗯,这后面的就是岭南冯家的人吗?”

“那冯家的队伍怎么这么大?不对啊,好像不止冯家啊,后面那几队是什么来头?”

有个穿着身军官常服的军人也挤在人群当中,似乎在休假,当下笑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告诉你们,岭南冯家队伍后面的,是三韩半岛上的百济和新罗两国的使团,在他们后面的则是东海上的东瀛使团,另外最后两个,则是琉球和林邑两国的使团。”

“新罗、百济?那是哪里,这东瀛、琉球、林邑又在哪?”好多百姓对于这些什么蕃国,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军官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其实他知道的也不多,“新罗还不知道?新罗婢就是那里来的,百济么,好像以前是在辽东的,是古国扶余的后裔,后来扶余被高句丽所灭,因此南迁到了三韩半岛上。至于东瀛么,据说是在东海的日出的地方,那里有三足火鸦,还有许多白银。而琉球,也是一个大岛,大荒岛,除了一些不开化的蛮子,没啥东西。倒是那个林邑,据说那国王拥有无数的金银珍宝。”

第511章杨广归天

八个使团在銮仪卫的引领下,在金吾卫骑士们的护送下,缓缓经过长街,在洛阳百姓面前亮了一个相后,八个使团的属下被安置到了城外军营,而使团的使者们被引进洛阳宫。

庄严肃穆的洛阳宫紫徽殿外,左右羽林军卫士拱卫在宫门和大殿两侧,长长的通道上铺着腥红的波斯地毯。殿内,易风头戴王冠,身着蟒龙袍,雄踞于宝座之上,代天子监国摄政。在丹墀之下,分列文武元勋,王公重臣,满堂紫绯。

易风目光扫视一遍殿中诸臣,轻咳一声,微微笑道,“诸卿皆是国之重臣,朝廷当礼遇有加,嗯,为朝臣们赐坐垫,以后大家上朝都坐而议政,岂不更好。”

上朝议事,汉魏以来都是跪坐,也不知道是哪个带的头,结果易风监国摄政以来,大家却都开始站着,虽然这样一来,确实显得唯一坐着的易风更加威严。不过易风也不需要这种方式来彰显权威,也不想开让大臣们上朝站班的先例。

众臣都不由的一起微笑,皇太子的朝会并不会规定议事的时间和件数,有时遇到重要的事务,朝会开上两三个时辰也常有的事情,一直站着,也确实辛苦。

“除岭南冯家外,此次还有七国使团前来,他们的来意大家都明白吧?”

“突利前来,是欲借朝廷之势争夺草原可汗之位,而铁勒,不外乎是想远交近攻,对付突厥。至于其余五国。还不太清楚。”礼部尚书禀奏。

“这个我可以告诉大家,新罗、百济、东瀛三国派使者前来。其实都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三韩半岛上的任那,三家围绕着任那的争夺已近百年。任那是三韩半岛上南部的伽耶地区诸多小国。后来为新罗吞并,百济与之争夺,后来百济又联合东瀛出兵占领了伽耶十国中的七国,设立了任那日本府,不过最终还是被新罗夺回,因此可以说,三家围绕着任那斗的是难分难解。现在东瀛和百济是联盟,一起对抗新罗。百济与东瀛派使者前来,想要得到我中原朝廷的支持。当年东瀛倭武王就曾得到南朝的册封。以及对东瀛占据任那地区的认可。现在,他们又想借我们之势了。新罗情况相当,也是为任那而来,不过他们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欲借我们之势,对抗高句丽。”对于这些偏远小国,易风从来没有忽视。特别是高句丽还是朝廷潜在的大敌,这种情况下,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了。

枢密副使韩僧寿恍然,说道:“不过是一群蛮夷狗咬狗罢了。”

“狗也不要轻意忽视掉了,如果能养几条听话的狗,还是很有用的。”易风对于臣下。说话也很随便。历史上,隋唐数征高句丽,在那些险要的山城前碰的是头破血流。险要的山城,加上遥远的距离。恶劣的天气等等情况,使得东征之役打的是相当的困难。就好比是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一样,前仆后继,可就是搞不定。最终还是联合了新罗,先灭了百济,然后在朝鲜半岛上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避过了辽东半岛上高句丽强悍的山城防御系统,最终从高句丽后面爆他菊花,把他给灭了。在这场战争中,新罗虽然打仗没什么用,可他们提供后勤支持,供应粮草还是很不错的。

高句丽如今想要趁火打劫,出兵辽西,虽然有李靖守山海关,且易风早有命令让他坚守关城,阻高句丽兵于关外即可。现在还不急着跟高句丽打,等平定中原再对付他们不迟。不过不让李靖出关,不代表着就能让高句丽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