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 (第1/4页)

“襄阳所处的位置,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盆地,这块地方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之争,襄阳、南阳都是必争之地。襄阳就处于这块平原的南部,依托江汉,通过汉水和长江,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由南阳这块平原,可以北出中原,又可以西入关中,还可经汉中而联络陇西。因此可以说,襄阳其实已经超出他做为荆襄地区的局域性,而完全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刘文静对于韩僧寿这位副枢密使的论点也是完全赞成,他接着道,“目前我们的局势,是东西之间的战争,襄阳的归属也就至关重要。拿下了襄阳,可以说,整个江汉地区,整个的山南地区都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中,叛军再无在关外的立足之地,只能退缩关中。而他们一退,也就是画地自牢,只能坐以待毙了。先取襄阳,再取郢州长寿城,则控制了汉水河谷两侧的山地险要,也就控制了襄阳与江陵之间往来的咽喉。再取荆门,则大局已定。”

“其实如今的局势对我们是极有利的,杨秀这个时候敢出关来争荆襄,那是自寻死路,毕竟江淮军已主动归顺朝廷,荆襄诸地完全可以算是在我们控制之手。杨秀此时不龟缩死守关中,却出关来战,这是不自量力,弃自己之长以短而攻我之长。”

易风笑了笑,“也不能轻敌大意,杨秀这次可是把所有家底都拿出来了。蕃骑两万,蕃族步兵三万,又有关中骑兵五万,步兵八万,加上民夫、工匠二十万,总计有三十八万人,号称五十万。可以说,杨秀已经是倾力来战了。”

“只要咱们占住了襄阳,那杨秀就算是把关中所有的人丁都征召入军,倾关中之民出关,也根本只是寻死而已。”

“那我们千万不能让杨秀先夺了襄阳。”易风道。

“郭衍也是本朝骁勇名将,领兵五万守襄阳,不说能击败杨秀,但守个三五月时间足够了,何况我们已经发兵,顶多半月就能到达襄阳,而前锋骑兵,更是只需要数天就能到达,他不可能连这几天也守不住吧。”刘文静笑道。

“报!”

一个大声禀报,打断了众人的话语。

“禀报殿下,鲁阳关急报,杨秀派遣五千蕃骑偷袭鲁阳关,目前关上正在激战,请求支援。”

听到这话,易风腾的站起,走到沙盘前面。

“李密,我们的前锋骑兵现在什么位置?”

“回陛下,秦琼和来整两位上将军率领的一万精骑前锋,目前已达汝水南岸,此时应已到达龙兴城,距离鲁阳关,大约一百二十里。”

“立即传令秦琼,让他即刻增援鲁阳关,一定要守住鲁阳关,告诉他,我立即率大军赶到,勿必坚守,不得有失。”鲁阳关的重要性,易风非常清楚。此次大战的关键在于对襄阳的控制,而要入驻襄阳,就得先过鲁阳关才能进入山南地区,过南阳,才能到襄阳。

“是!”传令兵退下传令。

邓州,南阳北面,向城。

一支关中骑兵伪装的商队赶到,通过贿赂很轻松的就经过检查进入城门。然后他们突起发难,砍杀城门守兵,夺取城门,发出信号,城外等候的关中骑兵大队飞驰杀到,冲入城中。城中守军拼死反抗,可眼看着已经是不断倒下,向城失守近在眼前。

第519章好消息与坏消息

麦铁杖率着一千部下飞驰来援,突然出现的这支千人淮南步兵,也让正沉浸于杀戮之中的关中骑兵大为意外。他们一路上急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这里,打了向城守兵一个措手不及,却不料现在自己也被这支突然出现的淮南军弄了个措手不及。

向城中,县令伸手摸向箭袋,却掏了个空。

尽管尽量的在节省用箭,可箭还是用光了。

“明府,援兵,援兵到了!”

披着铁甲的县尉兴奋的跑过来,经过半天的激战,这位彪悍勇猛的县尉多处负伤,左臂伤口上缠着的白布早染成了暗红。甚至脸上还有一道擦伤,不过此时他脸上却全是兴奋的笑容,“援兵到了,是我们的援兵。”

县令刘弘基顺着手望去,果见远处街口,一面旗帜飘扬,然后是大队的淮南步兵持盾举枪结阵而来。

“他娘的,援兵来了。”刘弘基长松一口气,差一点,他就准备要下令投降了。

“真是吉人自有天相,今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县尉哈哈笑着。

城中的关中骑兵这时也早发现淮南兵到,他们放弃了继续清剿城中反抗者,转身开始集结,准备回头击败这支新到的援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