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才不会打三关的主意,三关以后被算计的可能也低一点。

太孙: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为了萧安,本宝宝也是拼了!为喜欢的女人流泪,不算丢脸!

程谨安:微笑)你我之间本无缘分,全靠萧安在硬撑。

太孙:你明白就好。

元宵节快乐~~~今天留言也发红包哟,么么哒。

留言满一千了,该加更啦,但是伦家木有存稿,所以可能要过两天才能补上了,么么哒。

第139章 1。28

太孙回到东宫见到自己的老师温行闵,温行闵今日也在朝中的,两人相对而坐。

“公子今日有何看法。”温行闵温声道。

温行闵留着一把胡子,却脸色红润并不显老,说话也从来都温和,教养太孙十来年也从来都没与太孙说过重话,就是劝诫也十分婉转。

太孙看重自己这个老师,也知道自己才上朝,看的事情未必有自己老师看得明白,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学生昨日代皇祖父去见程谨安,他跟学生说,没有承恩侯府的事也会有别的事,总归要闹一场的。”

温行闵点头,笑着看向太孙,“那公子可知晓程谨安的母亲是谁?”

太孙抬眼,自己的老师这么说,就证明程谨安也真不是普通人家出身,“老师知晓?”

温行闵道:“嗯,算起来,程谨安的母亲当年与翰林学士傅怀诚的继室夫人并称帝都双姝,才名了得。”

太孙对这方面的了解并不多,况还是他未曾出生之前的事情,就道:“那程谨安的母亲应该是大家出身,为何到边关生了他?”

能被称为京城双姝的人家,自然也得是高官之家,程谨安母亲外家不弱,没道理会到边关寄人篱下。

“莫非是她外家落罪?”太孙问道。

温行闵摇头,“他外祖父说来,许公子也听闻过。乃是二十多年前,六关的副将。”

太孙一下子就知道了是谁,“儒将程将军!”

程家当年也有伯爵,然而后来三代后爵除,到程将军这一代的时候就出了一个弃笔从戎的程将军,瞬时又将程家的门庭撑了起来。

温行闵道:“当年程将军战亡,只有一独女,就是程谨安的母亲。”

太孙道:“我记得程将军的岳家是穆家,有一人在吏部为侍郎。”

温行闵点了点桌子,“这一位是程谨安祖母的兄弟。”

“可如此,他也不该被生在边关了。”太孙疑惑道。

温行闵道:“因为他母亲当时跟人和离了。”

在大庆朝,和离不容易,但也不是难事,太孙一听,就道:“就算是和离了,靠着母亲外家也应该不难,她手里也当有一大笔嫁妆才对,如何到了边关去,又怎的有了程谨安?”

温行闵道:“公子以为和离容易?”

“难道不容易?纵然是有诰命,母族无人,魏娘子当初何其洒脱?”太孙也是因魏娘子和离之事,才对婚姻之制有了更多的了解。

温行闵却是哈哈一笑,“公子,这天下又有几个魏娘子?”

太孙语塞,他接触到的女子,关系亲近一些的,都是处事冷静有手段的,因此也不觉得女子不如男,所以才把许多事情想得简单了。

温行闵道:“魏娘子当年在边关长大,魏侯教养孩子不分男女,均是要上场杀敌的,如此培养出来的女子,怎能与京中闺阁女子相比?程将军当年虽是弃笔投戎,但家中教养却还是以文为主。程谨安的母亲那样一个弱女子,父母不在,又被和离,带着一大笔嫁妆,能靠着外家自然好,但她到底是姓程,程家也是宗族。”

可这世上宗族万万,又哪一个能替家族里的每一个都安置妥当,反而正因为是有家族在,所以才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东西。

“宗族之祸,便在于此。若里面没有魏侯出手,想来程谨安的母亲也到不了六关,可能被逼到六关日子还过得不算好,可知在族中是受过多欺辱。程将军的产业,想来也是没有保住的。”温行闵轻声道。

温家也是不小的家族,子孙也十分出息,太孙没想到温行闵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太孙到此时,更关心的是,“程谨安母亲当年嫁的到底是谁?”

温行闵却是摇头,不想多说,“当年程家的宗族逼迫,如今程谨安又年少有为,程家却无良才,你觉得程家是想他好还是不好?”

要是程家自己出息,自然是盼着程谨安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