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于是曾诚苦心经营多年攒下的银子,还是被朝廷发现;而朝廷捋着曾诚这根藤,向上去摸更大的瓜。

危机愈演愈烈,最后在司夜染偏于大年下的去了紫金山,而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皇帝公然在大殿之上,当面质问司夜染在南京和紫金山的所作所为……

曾诚用自己的一死,掐断所有线索,护住了司夜染。

而曾诚的死,朝廷自然便疑在司夜染身上。关于那笔银子,关于曾诚为何而死,朝廷总要一个交代。

这件事司夜染自己,甚至灵济宫旧人都绝不可涉足。而兰公子懵懵懂懂,自己挑起了这副重担。

她并不知她究竟是在做什么,她只以为是她害得大人陷足盐案泥沼,于是她不顾一切只想救大人……

她却不知,冥冥之中,她成了大人棋盘当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可是她太聪明,就算今日年纪小,尚未全盘参透;若来日一切真相大白,她是否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大人的设计,故意利用于她?

她与大人之间本就隔着灭门深仇,却又因情而被利用,那她到时岂非会加倍憎恨于大人?

息风于是连忙在提醒:“大人,儿女情长事小,请务以大业为重!南京既得,便是大喜,切勿忧思!”

司夜染轻轻点头:“风,我都明白。”

只是有些事,纵然明白,却也渐渐都由不得自己。

那个小东西懵懂之中替他办了大事:如他猜测,从她侦办冯谷之死,而莫名被皇上召见时,皇上怕是已然认出了她的身份。

皇上自己喜欢作画,于是从前与岳如期几乎日日相伴。对岳如期这个天生丹青妙手的女儿,也极喜欢。不但于兰芽幼年便曾经筵召见,后来又许多回亲自赐下吃食,命内侍去送。名义上是赐给岳如期,实则都是小女孩儿最喜欢的口味……皇上对她的印象,自然极其深刻,于是当面便认出来,也非难事。

而皇上既然知道了她的身份,便自然放心她来监视他。

所以皇上那句看似糊涂的赐她“宫内行走”,又破例赐她“乾清宫长随”的谕旨,分明是再明白不过。

皇上说喜欢一团和气,于是遇事喜欢故作糊涂;懒得与文臣斗嘴,于是托辞口吃,连朝都不上。可是凭他这么多年陪在皇上身板,如何不明白,皇上才是这个天下最最明白的人!

于是曾诚的事,以及构陷怀仁的事,若是换了他来做,皇上必然不信;反过来是她,皇上反倒信了——因为这天下,也许她是最不可能对他忠心,最会对他防备的人。

她竟然是用她自己,这一回硬是替他扛下了皇上的怀疑,救了他一命。更与他心有灵犀,替他铲除了南京的绊脚石,将清清净净的南京交到他手上。

可是他却半点都欢喜不起来。

只因为他太明白,一旦将来她想通,必定会恨他。

而她,第一回殷殷地从南京给他带回那么一大包的点心。点心点心,点点心意,点在心上……可是他却是在冥冥之中,瞒着她,利用了她。

【还有~】

☆、189、自有情痴

南京。

锦衣卫指挥使、贵妃亲弟万通亲自带人锦衣卫抄检怀仁府。

怀仁、魏强等人都被锦衣卫拦在各自房间,禁门,不得出。

院子里,派于怀仁府各处抄检的锦衣卫陆续将抄检所得来报。

此时已然抄检出金银六十库、玉盘一百余、珊瑚树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其余细碎珍玩,不可胜数楮。

除此之外,更有上用妆花明黄云锦五爪龙袍、冕旒、上用金丝五龙翼善冠、白玉圭、制好的诏书等禁物!

见最重要的物件儿已然现身,万通便亲自到了怀仁面前去,磔磔地笑:“仁公公,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是?这一回,本指挥使倒要看你还能如何抵赖!糌”

怀仁对那些财物全都认了,唯独死也不认那些禁物。他痛哭流涕,朝着京师的方向:“皇上,皇上,奴婢有负圣恩,奴婢自知该死!可是奴婢跟随皇上多年,受圣上眷顾,奴婢纵然生了贪念,却绝不敢有谋逆野心!皇上,是有人想要陷害奴婢,皇上明察啊……”

万通冷笑,吩咐人:“衔口枚,押解回京!”

手下奉承道:“指挥使此番可为皇上立下大功一件。且不说皇上自然封赏,便是贵妃娘娘那里,必定也是更有脸面。”

大明立国以来,太祖朱元璋便曾严防外戚干政,于是历来后妃家人,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