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 (第1/4页)

难不成他不知道的情形之下,她自己又自行知道什么了?

兰芽笑眯眯别过司夜染,跟着段厚往宫里去。

今儿来宣旨的,不是老张敏,也不是大包子,而是段厚。

段厚这个名儿有意思,却也决定了他一辈子的官途。

原本也不怪他,是乾清宫用人,就喜欢用名字上能体现性情的。比如张敏的“敏”,包良的“良”,张敏当初那个徒弟、后来被吃了挂烙的那个郑肯的“肯”……。

按说段厚的这个“厚”也是好字儿,也符合乾清宫的风格。可是坏就坏在他姓什么不好,偏偏姓段。

更巧合的是,现在国祚无继、储位虚悬,怎么都听着他这个“断后”不吉利。

依着贵妃和老张敏他们的想法,早就想把段厚给驱出乾清宫去了,省得皇上听着心烦;可是却难得皇上倒是大度能容,说“断后”亦不是都说断子绝孙,也有“殿后”的意思。

凡是车队,肯担当殿后的人最是忠心难得,于是便将这段厚留下了。

只不过段厚虽然没离开乾清宫,这仕途是不可能大开就是了。于是混到如今,年纪大了包良一大圈儿了,可却还只是个长随,而且看样子这辈子难得擢升。

这个段厚原本跟在张敏那个徒弟郑肯的手底下办事。乾清宫里的人没人待见他,可是郑肯那小孩儿却是极为照顾他,凡事都护着他。于是段厚与郑肯的感情极深。

后来因为郑肯被派去伺候李梦龙,李梦龙反了谋逆大罪,郑肯就也跟着吃了挂烙儿,问了罪不说,从此是再也没份回乾清宫了。

因记着李梦龙的情分,兰芽便自然始终没忘了郑肯,于是这一来二去便也与段厚走得近了。

如今的大包子怕再也不是从前的大包子,老张敏年纪又大了,兰芽便将乾清宫内外大事小情都拜托在这个段厚的身上。

一路进宫,段厚便絮絮地乾清宫这段日子以来的大事小情,凡是他能知道的,都说了。

【明天加更~】

☆、28、朕曾以为,你不会再回来了(第一更)

自然便也听说了吉祥的事,兰芽微微黯然,垂首随段厚走进了乾清宫去。

皇帝见兰芽来,远远便招手:“兰卿,免礼平身,快到朕身边来。”

兰芽颇有些受宠若惊,也不敢当真就不跪了,还是在入门之后便三跪,一直到皇帝的御书案前才起身回话。

皇帝望着兰芽,笑眯眯地:“一别七月,兰卿你长大了;只是怎么清减这么多?”

兰芽躬身答:“多谢皇上挂怀。奴侪国任在肩,岂敢疏怠。漪”

皇帝抿嘴一笑:“朕确曾以为再也看不见兰卿了呢。”

固。

这话来的突兀,兰芽便微微一怔。

心下便想,皇上这说的或许是她被巴图蒙克强留在草原的事,便再躬身:“古有苏武牧羊十九载,奴侪此去也早就做好了十九年不得放归的准备。不过为了大明,就算当真十九载不能归来,奴侪的心也始终都向着大明。”

皇帝却笑了:“兰卿此心可嘉,可是朕怎么会让你重蹈苏武当年旧事呢?更何况,还有你的司大人啊。他也不会叫你吃那苦头的。”

皇帝的话说来说去又说到了大人身上,兰芽便更多加了几分小心。

“奴侪还要叩谢皇上派司大人前去,救回奴侪。”

皇上依旧只是笑,可是显然眼睛里还没有露出满意。

他想说的,还不是这个。

看兰芽一时还说不到点子上,皇帝便也挥了挥手:“包良、段厚,你们两个亲自到膳房去瞧瞧,今儿可备着你家兰少监喜欢吃的点心。若备着,就送来;若没备着,叫他们立时赶工现做。”

包良和段厚对视一眼,便急忙领命下去了。

偌大殿中只剩下老张敏一个人,皇帝便也放心地开腔:“兰卿,朕与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朕甚为担心,小六他此去草原,便索性带你远走高飞,再不回朕这里来了。”

兰芽闻言,竭力稳住自己的面色,可是心上终是微微一震。

皇上的担心自然有道理。彼时大人在路上怕是早已发现她有了身子,为了自保,大人若中途带她远走高飞,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可是她却没想到,原来皇上也早已想在前头了。

兰芽便淡淡笑了笑:“皇上说笑了。奴侪此去草原,乃是大明的使节,如何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