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 (第1/4页)

因都是与元子同日生辰的小孩儿到汉城来同贺,于是这馆驿里倒真是热闹。几日间只听得这前后左右的房间都住满了,小孩儿们元气满满的啼哭声此起彼伏。

兰芽倒觉着挺开心的,便也时常抱着孩子出去左右攀谈看看。

只有在这里,在这永远不会在大明国土上重逢的陌生人之间,她才能回复自己的女儿身,不介意抱着孩子去走动。若是回了大明,她便得将孩子交给爱兰珠,忍住让孩儿们管她叫娘了。趁着孩儿们还懵懂无知,她要多多享受几天这样的幸福。

前后左右来的母子们倒没有平民百姓,多是李朝的两班贵族的家眷。得知兰芽是大明人,虽说是商旅,却也都十分客气。

兰芽转了一圈回来,发现有一个好玩的事,左右那些夫人们只有两个姓氏:一是尹,一是韩。也不知是不是李朝的姓氏相对少些,所以此“尹”非彼“尹”,此“韩”非彼“韩”。

回来跟爱兰珠说,爱兰珠便笑:“倒也未必,我们女真还没有姓呢。所谓乌拉氏等那些姓氏,不过是将地名拿来,用以规划族人罢了。”

可是兰芽观察了几天,发现好像还真不是巧合。尹氏与韩氏当真是两大家族,两姓之间面上虽然也是彼此客气,可是分明——泾渭分明。

兰芽不懂李朝话,听不明白那些夫人们说什么,不过幸亏身边有爱兰珠。爱兰珠的阿玛和哥哥从前也带着部众在李朝北方生活过,跟李朝打过仗,却也接受过李朝的册封,于是爱兰珠几乎算是在李朝土地上出生的,她听得懂。

爱兰珠出去听了两天墙根儿,大致便也听懂了。

那些李朝的夫人们都以为大明来客听不懂他们的话呢,于是他们刻意不用大明官话,而用李朝自己的话,说的都是大实话,被爱兰珠给听了个正着。

爱兰珠回来就笑:“你道她们是谁呀?一个是坡平尹氏,一个则是清州韩氏啊。”

兰芽一摇头:“两大望族,我倒也隐约听说过。可是何至于泾渭分明?”

爱兰珠耸肩:“因为你只注意他们在前朝的关系,没留意他们家的女儿在后宫的争斗。这两大家是现在李朝的后族,前后几代的王后都出自这两大家族,不是坡平尹氏,就是清州韩氏,两家女人在后宫斗得很凶。”

“尹?”兰芽想了想,“听说现在李朝大王的中殿,也就是刚诞下元子的,就是姓尹吧?那她是不是坡平尹氏家的女儿?”

爱兰珠咯咯一笑:“说来就有趣喽。这个中殿虽然姓尹,却不是坡平尹氏,而是咸安尹氏。而她前头那位十八岁就死去的中殿恭惠王后乃是出自清

州韩氏。”

兰芽点头:“如此说来,坡平尹氏仿佛输了一局。可是同样的,现在的中殿一定会被坡平尹氏和清州韩氏共同视为眼中钉。”

“幸好,她及时生下了一个元子。”

爱兰珠凑过来,“你说,要是这个元子恰好死了呢?”

兰芽身上寒毛耸立,伸手使劲拍爱兰珠一下:“别瞎说。孩子何辜?”

爱兰珠哼了一声:“孩子是无辜,可是无论是帝王的后宫,还是我阿妈那样的后宅,孩子永远都是女人们争斗的武器和牺牲品。自家的孩子是宝,别人的孩子便都该死。”

兰芽便皱眉:“你是说,这次的元子百日宴,乃是危机四伏?”

“当然是,”爱兰珠冷笑:“你瞧邀请来的贵客,除了咱们,便都是那两家的女人。她们当中谁小手指头弯弯,那小元子便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兰芽皱眉,心下也是微微一沉。

“那这位中殿娘家人怎么没见来的?”兰芽也不由得为那位刚刚生下儿子的中殿担心。

身为这个国家的王后又怎样?刚生下储君又如何?还不是成为人家砧板上待宰割的肉?

☆、8、不想让你再 九死一生(第一更)

这个夜晚,兰芽将孩子交给爱兰珠和塔娜,她换上了塔娜的衣裳,出了馆驿。

因衣着是侍女打扮,便未曾引人注意。兰芽倒是格外瞧见门外立着个明媚的少女。也是穿着李朝的普通侍女衣着,身上并无任何华丽之处,只是顾盼之间面颊从头上覆盖的外衣里展露出来,容颜柔婉明媚,叫她这个画画儿的人过目不忘。

只是苦于不会说李朝的话,无法一探究竟,兰芽只得忍下。

身为侍女,面上却无卑微谦恭之色,反倒是淡泊平静,叫她微微有一点起疑芑。

擦肩而过之际,仿佛是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