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1/4页)

苏霁卿道:“臣只是觉着,所谓九妃六嫔,佳丽三千,并没有必要……何况如今皇上已经有了五位贵主,且贵妃……”

“你还说!谁给你胆子说这些?”话未说完,赵宗冕便将他喝止,“这儿哪轮得到你说话!”

苏霁卿跪在地上。

缓缓起身,赵宗冕盯着底下的苏霁卿,道:“擅改祖制,无视周礼,非议君上,苏霁卿,你的胆子可真大。”

赵宗冕从转后转了出来,往前走到苏霁卿跟前,突然又放低了声音道:“朕就知道你说来说去,一定是跟她脱不了干系!就知道你贼心不死!”

“臣不敢。”

赵宗冕很想把他从地上揪起来:“因太子喜欢你,你又是个人才,人也可靠,才留你在宫中,再敢不知进退胡言乱语,朕未必就容情了。”

苏霁卿垂头,声音还算是平静:“皇上若觉着臣出言无状,大可降罪,或者革去臣的侍读一职,永不许再进宫就是了。”

“你还敢要挟朕?”

“臣并非要挟。”

赵宗冕本能地想踢他一脚,可又想到苏霁卿是个软绵绵的读书人,不像是顾恒一样练武出身,他的身板可没那么硬朗,这样一脚过去,力道掌握不好只怕会……

赵宗冕咬了咬牙:“朕给你情面,你却别不知好歹,那种不该有的心思趁早都收起来……再敢痴心妄想的惦记着,朕就没那么念旧情了。”

正顾恒将门打开。

顾恒看苏霁卿跪在地上,又听了赵宗冕这句,双足立在地上,也有些“不知进退”了。

恰赵宗冕听见动静抬眼看来,目光短暂的相碰。

顾恒屏息,仿佛赵宗冕这句话真的是向着他说的。

幸而他天生的冷情,所以脸上仍是没什么反应。

直到赵宗冕目光轻转。

他叹口气,瞟了一眼地上的苏霁卿。

赵宗冕道:“你很聪明,所以先前你跟太子说那什么琉璃灯,虽贵妃觉着你是随口一提,朕却知道没那么简单,你是故意告诉了太子,因为你知道太子一定会跟贵妃说的,只有如此,朕才会知道此事,才会派人去查。”

当初成宗给幽禁宫中,东宫倒台,一系列风云变幻势若雷霆,各种事令人目不暇给,赵宗冕自然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比如东宫的查抄,便是户部,吏部跟镇抚司联手而为。

查抄出来的名单如今还在库中,那时候赵宗冕只扫了几眼,便交给手下处理。

也并没有看出什么异样。

可是苏霁卿说在富商家中看到过御用的琉璃灯,这显然不是一件奇闻异事,而是一个极大的线索。

证明当初检抄东宫事有蹊跷。

只是实干重大,赵宗冕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张扬,只派了“可靠”之人经手。

苏霁卿不言语。

赵宗冕回头,此刻顾恒已经将门掩上,人也消失在眼前了。

赵宗冕道:“混账东西,本来不想生气,总是惹朕忍不住。起来吧。”

苏霁卿道:“皇上还未降罪。”

“降罪……”赵宗冕在他头上一摁,低低道:“如果真要降罪,你这条小命儿早就没了!”

他毕竟还是知道好歹的,知道若非是面前这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西闲跟泰儿还不知如何呢,所以就算很不喜欢苏霁卿护着西闲的那些瓜田李下的日子,但因为清楚地明白那个道理,所以还是很好地压住了天生的杀性。

“其实叫你来,是有正事。”赵宗冕抖抖龙袍,转身又走回了桌后,落座。

刹那间威严尊贵,天家风范。

短短的时间内简直判若两人。

苏霁卿缓缓起身。

赵宗冕道:“都说江南才子众多,你在江南的时候,可知道有什么人才?或者说你先前在外游走的时候,所见所感,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用之才啊?”

苏霁卿一怔,抬头看向赵宗冕,仿佛不大明白他的意思。

赵宗冕却也明白他不知,便解释道:“如今秋试在即,虽然有大批士子将入考场,只是朕觉着那还远远不够,所以先前命礼部跟太常寺,吏部联手,抽调若干人手,开设纳言馆,但凡是心中有治国策论的人,都可以进入馆中,畅所欲言,朕是想从中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不知你觉着如何?”

苏霁卿甚是意外,道:“这自然是大善之法。”

“这是没法子之法,”赵宗冕哼了声,道:“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