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批人却算得上是最早接受复兴党思想的人了。于是在复兴党成立之后他们也都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复兴党。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任何损害党的利益的人都是敌人!

自从新宁县发生雇农暴动后孙露就和复兴党的骨干策划了这场“野火行动”。行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广东各地开展农民动。必要时建立武装力量彻底打掉地主们的嚣张气焰。为复兴党建立人民委员会做好准备。派去执行的人就是这些被称为“火种”的人。而这次行动的总负责人除了孙露之外还有萧云、陈邦彦、陈谷子以及罗同天。其中罗同天则作为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潜入地主势力较大粤北地区活动——代号“纵火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火已经烧起来了。而新宁县建立人民委员会的消息无疑是给这火上狠狠的浇了把油。

虽然这些天汤来贺来找孙露希望她早日出兵平定各县仆贼们的叛乱。但孙露一直以部队需要整编等理由来拖着。一来,孙露通过王兴的帮助接收了新宁县内的以游沛龙、梁权可为首的农民武装。现在的义勇军确实需要整编。二来,孙露现在还不想那么快的就去灭火。怎么着也要让那些土财主好好见识一下劳苦大众的力量吧。

于是从六月起义勇军就开始了建军以来的第一次大整编。这次与义勇军合流的农民军总共有一万多人。不过在孙露看来其中不少人是亡命之徒甚至原本就是土匪。对于那些个匪气严重的孙露一律不接受他们加入部队。义勇军是人民的军队决不能沾染上歪风邪气。还有些就是年纪太大或体弱多病的。就这么删删减减的原本那一万多农民军到最后不过7000来人。再加上义勇军原本的1000多人,以及这段时间里踊跃参加义勇军的青年。这么拼拼凑凑的竟也有了一万二千多人。正好可以组成一个整编师。

孙露将这一万多人重新划分为三个旅,每旅三千五百人,下辖三团加旅部直属队——警卫连、侦察连、工兵连。其中三旅为骑兵旅。分设一千轻骑兵和一千龙骑兵。龙骑兵是孙露在那次与张家玉他们商讨未来战术后借鉴欧洲的骑兵制度想到的一个新兵种。龙骑兵佩有钢制军刀,不带胸甲;他们属于重骑兵;装备两支枪、一支骑兵用短枪和一支上刺刀的步兵火枪。剩余的一千五百人编成师部直属队,下辖——炮兵营、警卫营、特种营、工兵营、通信营、野战医院、教导队。其中炮兵营配有6门榴弹炮、12门6磅炮、6门12磅炮。总共24门火炮。

三个旅的领导分别是:一旅旅长王兴、政委姚金、参谋李启新;二旅旅长游沛龙、政委陈谷子、参谋梁权可;三旅旅长张家玉、政委李老疤、参谋甄旭升。

师部直属队领导分别是:炮兵营营长李大福;警卫营营长周志新;特种营营长李虎;通信营营长柴栋;工兵营营长田勇;野战医院负责人德里古斯神父;护士长李凤儿。另教导队直属孙露管辖。

师长孙露;师总参谋长萧云;师政委陈邦彦。

不仅如此孙露还借此设立了军衔制度。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及元帅等十五级军衔。军官与士兵的区别主要是在领章和肩章上。

孙露在此期间实施的另一项措施就是在桃源山庄建立了新安军校。其实在义勇军建立初期就有了相类似的军营学习班。由于那时条件简陋再加上孙露也没有比较系统的教材以及足够的教师。所以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军校。但经过着两年的发展在政治上孙露在陈邦彦等人的帮助下编写了《复兴党宣言》;在军事上孙露与张家玉等人根据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结合这些日子孙露和他们讨论的心得整理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军校教材。再加上孙露觉得这些新加入的农民军将领觉悟还不够高。且对于在新的技术下的新的战斗方式还没有深刻的映象。于是孙露就决定了建立这所军校。当然这些农民军将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在回到部队那可就不是原来的配置了。这样一来也能很好的解决这些人的山头主义思想。

义勇军的这次整编风风火火的搞了一个多月。当孙露宣布整编结束时已经是7月中旬了。此时象湛江、茂名、阳江这种比较偏远的地区的地主们早在农民运动开展后不久就妥协了。这些地区迅速的建立起了人民委员会。而象肇庆、东莞、中山、惠州、汕尾等离新安较近的地区在香江商会的影响下地主们也很快的就接受了新安的做法。比较麻烦是韶关、梅州和潮州这三个地区。这些地区封建地主们的势力较大。且香江商会的影响较小。于是在这三个地区发起了不同程度的农民起义。特别是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