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面对杨绍清这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孙露又是欣慰又是无奈。欣慰的是总算有人能明白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东西了。无奈的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总是那么的巨大。于是她默默地摇了摇头道:“绍清,你该知道这个国家并不是由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只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这个国家行进的轨迹罢了。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国家的法律与施政都源自于这片土地的气候、宗教、习俗、礼仪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最适合于自然的政府就是最与民众的性情和气质相一致的政府。因为人们对自己原有的习惯总是恋恋不舍的。用暴力来消除这些习惯,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你的意思是说中原的百姓不适合民主与共和吗?可你不是也说后世中原最后还是共和了。既然后世的中原百姓能接受民主与共和,为什么现在就不能呢?你是不觉得你是在背离初衷吗?”杨绍发现得自己彻底糊涂了。他觉得如果不是孙露在糊弄他,那就是孙露本人背弃了自己原来的信仰。

“我从不觉得自己背弃的信仰。自由、平等、民主的信仰就象启明星一般能指引我们在黑夜中行进。但我们在追求光明的同时也不能忘却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别人的东西终究是别人的。我们可以参照、嫁接别人优秀的理论和制度。但我中华要想摆脱数千年来恶习的束缚,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因为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而不是神仙或先知给予的。”孙露说道这儿眼中闪烁出了无比坚韧的光芒。却见她正视着杨绍清的双眼极其诚恳的说道:“绍清,我很高兴你能有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甚至还有了共和的想法。事实上我的身世、我的秘密也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可以说你是这个时代唯一能理解我的人。但是不可否认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实在太少了。中原的百姓不是不能接受民主与共和。而是他们尚未理解这其中的意义。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实行宪政,开启民智。所以,绍清我需要你的帮助。就让我们一同携手为这个国家光明的未来打下厚实的基础吧。”

孙露激昂的陈词似乎对杨绍清起了点作用。却见他低着头沉默了半晌后说道:“露儿,我不知道我是否能象你这么坚强。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但皇袍这东西实在是不适合我。而我本人亦无德无能可以坐上龙椅。所以这双帝的事还算了吧。如果父亲他们一再的要坚持的话。那你就随便封我个爵位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你不是也说过有些国家的女王封其夫君为亲王吗。有爵无权,这样的安排或许对你我来说都是个好事。”

“绍清,这事你放心,我会同父亲他们商量的。”孙露首肯道。她知道这已是杨绍清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其实她一直以来都害怕绍清会象古代的那些隐士那般,突然离开自己云游四海。正当孙露以为丈夫会就此安心的留在自己身边做亲王之时。杨绍清跟着突然开口道:“露儿,我还有一件事想让你同父亲说说去。”

“绍清,什么事?”孙露毫不在意的随口问道。

却见杨绍清迟疑了一下后,斩钉截铁的说道:“我要出海去欧洲!”

第三十节 欧洲之行

“什么你要去欧洲?!”书房内孙露的笑容瞬间就凝结了。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她连忙追问道:“绍清,你,你该不是在开玩笑吧?”

“露儿,我这是认真的。关于去欧洲的事,我早就酝酿多年了。绝不是一拍脑门的突发奇想。本来我是打算在中原平定后,与你一同辞官归隐。然后带着两个孩儿一起扬帆出航,周游世界的。但如今看来这只能是个不可实现的幻想了。既然你放不下这天下,那就只好我一个人去了。不过,以父亲的脾气是绝不会同意此事的。所以这事还需要你的帮助。”杨绍清从容的说道。

“不行!绝对不行!”孙露的头立刻就象拨浪鼓般摇起来道:“别说是父亲。就算是我也不会同意的。你知道欧洲离我们这儿有多远吗?你知道这一路上不但要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漫长的海路,还要绕过马六甲、好望角等诸多险阻吗?台风、暴风雨、大旋涡、暗礁等等海上杀手,能轻而易举地让一支船队永远消失在汪洋之中。就更别提那些终日游荡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海盗了。绍清,你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露儿,关于你说的那些艰难险阻我都知道。出海本就是件危险的事。但不能因为它危险,就不出海了。如今中原沿海每年出海的船支数以千计,其中不乏远洋去欧洲等地的商队。再说欧洲那边也不是派来了不少传教士吗。既然德里古斯神甫他们能远渡重洋来我们中原。那我们又为何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