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 (第1/4页)

丁语在一旁小声嘟囔了一句道:“哦,杨这是在干什么呢!”

“他那是在千金买马骨。”旁边的龚紫轩小声回答道。

“用一千个金币买马骨头?这是什么意思?”博雷利教授楞了一下反问道。

“啊,没什么。中国的一个谚语罢了。”龚紫轩笑着敷衍道。

博雷利教授当然是不可能明白千金买马骨的典故的。倒是杨绍清一掷千金的气势给在场的荷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有关中国使团来欧洲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尼德兰的各个省份。之前有关中国使团登陆荷兰的假消息也一再地在尼德兰各地风传着。正如“狼来了”的典故那般。同样的谎言重复多了,人们也就疲倦了。很快的荷兰人对中国使团的兴趣就渐渐转化为了对荷英两国海上冲突的忧虑。加之在阿姆斯特丹做生意的东方人本就不少。而中国使团又从登陆起就一直保持着低调。这使得杨绍清等人在荷兰并没像在意大利半岛时那般遇到轰轰烈烈的欢迎。于是他们没有惊动荷兰政府,就直奔台夫特镇来寻找雷汶胡克了。但就算此刻杨绍清等人不做自我介绍,惠更斯教授也已猜出了这群东方人的特殊身份。只见他跟着便激动的上前向杨绍清行礼道:“先生您真是太慷慨了。冒昧的问一下您和您的朋友莫不就是来自中华帝国的使节吧?”

“我们确实是来自中国的使团。这位是我们的龚正使,我是使团的副使。因为在这位博雷利教授住处见识了雷汶胡克先生制造的显微镜所以,才会慕名前来拜访。却不想雷汶胡克先生视钱财为粪土。真是让在下钦佩不已。”杨绍清礼貌的回答道。从刚才雷汶胡克的表情来看,他知道眼前这批人的来历也不小。很可能就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顶尖学者。

“博雷利教授?!该不会就是那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实验学院的院士博雷利教授吧。您的那些有关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研究,我在荷兰都曾拜读过。能在这里见到博雷利教授您本人真是太荣幸了。”惠更斯教授惊讶上前伸手。

“您就是研究物体圆周运动向心力定律的惠更斯教授吧。能在这里遇见荷兰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我的荣幸。”博雷利教授也信步上前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道。

“怎么两位很早就认识了吗?”眼见两人一上来就又搂又抱的模样,杨绍清不由好奇的问道。

“我们互相都拜读过对方的论文。用你们中国人话来说,就是神交吧。”博雷利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将杨绍清介绍给惠更斯教授道:“惠更斯教授,这位来自中国的杨特使在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等等诸多方面都很有研究。他这次来欧洲就是为了同我们做学术交流的。荷兰是欧洲学术最开放的国家,所以我把他介绍来了这里。”

“既然东方的贵客对欧洲的科学如此感兴趣,那就请到我们莱顿大学来做客罢。”惠更斯教授热情的邀请道。

“杨,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莱顿大学是欧洲新教世界最大的大学。拥有一个大型的图书馆,设有神学、法学、历史、数学和医学等诸多科目。你不是一直都想拜访欧洲的科学家吗。莱顿大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里云集了欧洲众多的顶尖科学家。最主要的是荷兰是全欧洲学术风气最开放的国家。任何理论只要在荷兰一经发表,便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遍整个欧洲大陆。杨,相信我。如果你能在莱顿大学发表你的那些惊人理论的话。那整个欧洲科学界都会拜倒在你的脚下。”博雷利教授激动的建议道。

事实上,博雷利教授的描述没有半点夸张。正处在黄金时代的荷兰确实拥有着全欧洲最大的全国性大学网络。其中的每一所大学都互相独立并受到它们的省级主办者的保护,不会遭到教会的干涉。笛卡尔、伽利略等欧洲著名的科学家都是在荷兰发表他们理论,并在欧洲引起轰动的。已然与杨绍清交流了两个多月的博雷利教授,坚信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个子男人一旦在荷兰发表学术演讲,定能像那些科学大家一样引爆整个欧洲科学界。

“是啊,能邀请到中国学者来莱顿大学做学术交流也是我们的荣幸。”惠更斯教授跟着趁热打铁道。他虽然不曾与杨绍清做过交流。但光是能请到中国使团来莱顿大学演讲,就已足够轰动欧洲学术界的了。

面对博雷利教授与惠更斯教授两人热情的邀请。杨绍清心中也是一阵激动。在欧洲发表学术演讲,与欧洲的学者进行交流,这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都向往着的事吗。想到这儿,他也顾不得同龚紫轩等人商量。直接便接口答应道:“既然诸位如此盛情邀请,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眼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