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 (第1/4页)

都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感。因为他们会惊奇的发现在场的中国议员是如此的迥然不同。他们有的来自雪山草原,有的来自热带雨林,有的来自戈壁荒漠,有的则来自蔚蓝海洋。他们之中有佛教徒,有伊斯兰教徒,有基督徒,还有信奉各类原始宗教的信徒。但如此众多地域、宗教、文化乃至语言都不同人却又能和谐划一地凝聚在中华帝国的旗帜下,是同一时期深受宗教、民族问题困扰的欧洲人所不能理解的,更是让他们深感震撼的。

而这一次特殊的经历更是让达德利男爵由衷地觉得中华帝国不仅仅拥有令人羡慕的瓷器、丝绸,他们那可以包容多种文化的制度同样也是欧洲所不能媲及的。一旦英、荷战争结束,荷兰本土势必也将经历一次不小的变动。那眼前中华帝国的议会制度多少都将对荷兰有一定借鉴的作用。报着这样的想法达德利男爵下意识地就打起了精神将神甫所翻译的内容一一刻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以便日后回荷兰向自己的同僚进行介绍。

相比听得津津有味的达德利男爵而言,同样的过程对于同座的某些藩属国使节来说,并不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内容。特别是对倭、朝等国来说中华帝国不少骄人成绩都是建立在他们本国大量资源金钱流失的基础上的。因此听中华内阁的报告在他们眼里并不是一件另人愉快的事情。好在他们的这种强颜欢笑的时间并不长。中国人在回味完之前种种成绩之后,接下来的压轴好戏就是接受万国来朝了。

由于荷兰人是第一次以贡使身份出现。因此他们在献贡顺序上被排在了最后。却见那达德利男爵和他两名随从径直走到了正中台前,在完成了中国官员规定的一系列叩拜礼仪之后,达德利男爵独自一人拾级而上,呈递了荷兰议会的信,并送上了相应的礼单。作为回赠女皇和颜悦色地赐予了大使一件雕刻精美的玉如意。依照事先安排,此时本该由达德利男爵亲自当众宣读荷兰议会的贺表。但是现场的一个中国官员却阻止了他的这一举动。而是转而要求一旁充当翻译的格劳斯神甫以中文向女皇和众议员宣读贺表。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着实让达德利男爵差一点儿就慌了手脚。好在他很就冷静了下来,将手中的贺表塞给了格劳斯神甫,并在神甫的耳旁轻声嘱咐了几句。

得到命令的格劳斯神甫倒也不怯场,却见他冷静地走上了讲台,用并不熟练的汉语当众宣读起了手中的贺表。临末了还不忘依照达德利男爵的嘱咐高声喊了一句“中华帝国万岁!女皇陛下万岁!”

格劳斯神甫的这声高喊,顿时就引起了底下中国议员们的一阵附和。一瞬间“帝国万岁!”“女皇万岁!”的呼喊声充斥了整个议政大厅。激昂的气氛几乎要将众人融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那日与荷兰使节等人相谈甚欢的商会议员。面对这样的架势,达德利男爵不禁在心中也跟着沾沾自喜起来。这完全就是他想要的效果。有什么比同宗主国一起海呼万岁更令人觉得亲近的事情呢。这一刻达德利男爵甚至以为胜利女神已然向他招手了。然而此时的他却并不知晓这仅仅只是他中国之行的开始而已。

120弘武帝外交改陋习 众大臣陆海做选择

当达德利男爵沾沾自喜于自己在国会开幕式上的绝佳表现,他本人却并不知晓早在荷兰使团踏足印度洋之时,他们一行人早就引起了中华帝国的注意与重视。之后他们在沿途所遇到的一系列“特殊”待遇其实都是经过帝国外务部精心安排与设计的。而由此成立的专职机构既负责接待荷兰使团,也负责在不动声色中把它的自信、傲慢与戾气碾得粉碎。就从这次荷兰人在国会上谦卑的表现来看,外无务部之前两个多月的努力显然是成果显著的。无怪乎,一结束完开幕式,外务尚书李启新便在文渊阁的休息室内迫不及待地向女皇陛下询问起圣意来:“陛下,这次荷兰使节来话朝贡诚意颇丰。各地的议员百姓也反应强烈。陛下您看外务部是否该接受荷兰的请愿收纳其为我天朝的藩属?”

“哦,这么说来李尚书觉得现在是时机接受荷兰的称贡咯?”坐在檀木龙椅上的孙露头也没抬地反问道。

给女皇这么一反问,李启新不由地楞了一下。他虽知女皇对荷兰使节的来访一向颇为重视,但对于女皇所称的“时机”他便不敢妄加猜测了。见此情形一旁的沈犹龙连忙适时地跟着接口道:“陛下圣明,此次荷兰贡使远赴重洋来我天朝纳贡,乃是受我天朝威严的召唤。从这些日子荷兰贡使的表现来看,荷兰对我天朝的敬仰与忠心也确系发自内心。”

面对沈犹龙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孙露并没有像历朝的君主那样为自己的“圣威”广播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