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 (第1/4页)

的说道。

“我的大使阁下,您可真是说笑了。小小的威尼斯怎么能和作为世界银窖的中华帝国相提并论呢。老实说如果没有中华帝国也就没有现在的威尼斯。所以说我们很乐意同荷兰人一起为中华帝国效劳。当然如果大使阁下或是您的朋友在金钱方面遇到什么麻烦的话。尽管可以来找马可波罗银行。以中华帝国的实力与威尼斯的名誉,您很难在世界上找到第二家像马可波罗银行那样值得信赖的银行了。”塞尔万狡诘地一笑道。

自从与香江商会合作后,威尼斯便彻底充当起了中华帝国在地中海的代言人。老实说,起先威尼斯方面确实对中国人的介入有过顾虑。特别是在宗教方面显得由为敏感。不过在之后的接触中威尼斯很快就发现中国人在宗教问题上显得极其开放。除了关心生意以外,香江商会从未对威尼斯宗教或内政进行过干涉。再加上从东方大量涌入的资金让原本已经走向衰落的威尼斯共和国又焕发起了新的活力。本就开明的威尼斯人,很快就死心塌地的为中华帝国办起事来。

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活儿就是拉拢贵族可户。不知为何,香江商会对欧洲的贵族老爷们一直都有极其浓厚的兴趣。马可波罗银行也一直以欧洲上流社会为主要服务对象。这对于威尼斯人来说当然不算是什么困难事。比起荷兰来,威尼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上层贵族更有不少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贵族沾亲带故。因此仅花了不到五年的时间,马可波罗银行的业务就遍及了西欧、南欧、北欧的诸多王室诸侯。相比之下东欧对于马可波罗银行来说还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因此塞尔万才会借着这次波兰、沙俄等大使齐聚的机会来向他们拉生意。

不过舒伊斯基显然对塞尔万的话并不怎么相信。若说中国人有钱他并不怀疑,可说什么荷兰都为其效劳,那舒伊斯基就不信了。在他的印象当中荷兰可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她所拥有的战舰比其他欧洲国家的加起来都多。这样一个国家会去为一些张得像鞑靼的东方人效劳,这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想到这里,舒伊斯基不再理会塞尔万的鬼话,而是回头向自己的朋友霍特问道:“荷兰人给东方人效力?霍特,真是太可笑了,不是吗?”

“舒伊斯基,这可没有什么好惊讶的。荷兰在五年前就已经向东方的中华帝国称臣了。”霍特耸了耸肩膀回答道。

“向中华帝国称臣?为什么?我是说荷兰不是一个很强盛的国家吗?”舒伊斯基不解的问道。

“荷兰或许是很强。不过中华帝国比她更强。更何况中间还有英国的原因。当然你也知道那些荷兰人一向都是没有什么国家概念的。”霍特跟着解释道。事实上对于荷兰向中华帝国称臣一事,瑞典等国一开始也是非议颇多。不过都已经五年过去了,这件事现在除了作为贵族们无聊时的谈资之外,已经再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在许多人看来荷兰在称臣前与称臣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耳听来自北欧强国瑞典的霍特都这么评价中华帝国,舒伊斯基不由地也变得重视起来。却听他跟着追问道:“那个中华帝国真的很强吗?难道他们比奥斯曼还厉害?”

“这两个都是东方的强国呢。不过两者还没有较量过,所以很难说谁强谁弱。”霍特沉吟了一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虑。不过一旁的塞尔万倒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道:“这还用较量吗。论疆域、论人口、论财力,中华帝国都占有绝对优势。奥斯曼人可没有能打败荷兰人的舰队。不仅是在海上,在陆上中华帝国的军队也同样无可比拟。他们能轻易组织起一支上万人的纯火器大军。上帝啊,上万人的火枪军。在欧洲上千人的规模就能让一个王室破产了。有谁会向这样一个国家发起挑战,除非他是个疯子。”

虽然觉得塞尔万说得有些夸张。但霍特也认为中华帝国应该稍强于奥斯曼。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战争已经变成一场一场由财力决定的血腥游戏。有钱的国家总能打赢战争。因此仅以财力方面来说中国方面已经占了优势。当然要想看这两个东方强国互相残杀似乎还欠些条件。毕竟两国相距甚远。若非如此欧洲的诸侯们是很愿意看两股异教徒在他们门口好好干一场的。霍特想着又回头向舒伊斯基问道:“舒伊斯基,你刚才说中华帝国就在西伯利亚的东边。这么说俄罗斯应该和中华帝国接壤的咯。可你们怎么对这样一个强邻一无所知呢。”

给霍特这么一说,舒伊斯基也觉得有些犯难了。事实上沙俄上层至今对西伯利亚了解的也不算多。若非这次出发前舒伊斯基无意间听人说沙皇接到了来自东方中华帝国女皇的国书,他或许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