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 (第1/4页)

“李将军不必着急。陛下的御驾可不比军队的骑兵,浩浩荡荡这一路过来,可得花不少时间呢。”陈谷子抚摩着胡须安慰道。

“陈大人说得也有道理。”李虎跃跃欲试地说道:“算起来我都有四五年没见到陛下了。现在还真有些紧张呢。”

“紧张?将军可真是性情中人呢。不过将军这次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想来陛下的封赏将军是躲不了了。”陈谷子宛然一笑打趣道。作为沃儿都宣慰司的总督,陈谷子这些日子以来的心情只能用春风得意来形容。随着帝国军团不断地在草原上控制新的区域,沃儿都宣慰司的实质管辖范围也跟着扩展了开来。更为主要的是,科尔沁部已经联合苏尼特、土谢图等部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在库仑设立总督府。如不出意外陈谷子明年的今天就能端坐在库仑城内处理公务了。虽然相比总督府所处的归化城,库仑城显得又小又贫瘠。但其在政治上及精神上的意义却是非同一般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继元朝之后中原政府第一次在喀尔喀设立直辖的行政机关。陈谷子当然为自己能做这第一任蒙古总督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那里的话。为国守疆戌边本就是我等军人的天职,谈不上功劳不功劳的。再说我们这次也没有抓住卓特巴巴图尔那斯啊。”李虎略带黯然的叹气道。在他看来帝国军团收取喀尔喀蒙古本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让准葛尔人在开战之初就深入到大同则是军部的一大耻辱。虽然中原方面现在已经不再追究那件事情了。但作为一个军人,李虎至今都觉得不亲手夺下卓特巴巴图尔的脑袋,就不能洗刷这一耻辱。

同样曾经身批戎装的陈谷子何尝不知李虎心中所想。却见他随即拍了拍这位虎将的肩膀宽声道:“将军不必耿耿于怀。卓特巴巴图尔那斯是跑不远的。别忘了还有吴三桂将军在科布多等着他们呢。天山防线规模虽没有东蒙古要塞群来得大,却也是

“陈大人,你我都清楚靠要塞防线是不可能圈住准葛尔人。”李虎回头肃然道:“限制蒙古骑兵机动力的是我军的骑兵,而不是堡垒。”

“不错,光靠几座要塞当然不可能封锁住千里草原。其实这些要塞的原本就不是为了封锁敌人而存在的。其在军事上的意义乃是为了配合我军运动而准备的。指望用要塞封锁敌人,那是三十年前的古董思维。新的时代,新的装备,自然就会衍生出新的战法。将军不正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才以龙骑兵依托要塞补给,在草原上公然与准葛尔人比速度。若非如此,我想我们现在可能还像以前的明军那样龟缩在要塞中等着准葛尔人来卡水卡粮吧。”陈谷子悠然一笑道,神色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驰骋疆场的年代。却见他紧跟着又补充了一句道:“吴三桂也算是一员宿将。从他之前的表现来看,应该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想他应该不会让军部失望。再说李将军你也不是还在后头尾随吗。就算吴三桂让卓特巴巴图尔跑了。相信你也一定会对他紧追不舍的吧。”

“那是当然。此祸害不除,日后定是中原的一大心腹隐患。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我也不会放过那斯。”李虎咬牙切齿道。不过他又转念一想,女皇这次来归化是来接受蒙古王公们归附的。这其中还包括了当初诱击刘宗亮部的赛音诺颜部。若是如此,岂不是日后准葛尔部只要肯投降,之前的恩怨也可以一笔勾消了吗。想到这儿李虎不无担忧地嘟囔了一句:“但愿在我们消灭准葛尔部之前,卓特巴巴图尔那小子别先软下骨头投降才好。”

“你是怕陛下到时候不记前嫌吧。”陈谷子一语点中道。李虎则扰扰头想了一想道:“其实记不记前嫌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将对方打得没有翻身余地,怎么样都好。像是多尔衮那帮子满人,现在就算让我去清算,我都懒得提兴趣。我只是怕草原安定了,我们这些带兵的日后就没仗好打了。”

“原来如此啊。李将军你放心的吧。来日方长,以陛下的脾气不可能让你我如此快地就卸甲归田。可以说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咱们日后合作的日子还多着呢。”陈谷子意味深长地说道。

以自己对历史的理解,陈谷子认为任何一个实力丰厚的帝国在初年都会经历惯性的扩张。为了反抗一个敌国打败他又斩草除根,帝国很随意的就开始了扩张。如果在此扩张过程中发觉遇到的都是无组织无体系的抵抗,其野心也就随之萌发了出来。汉、唐以及蒙古均是如此。这一点现在的中华朝当然也不会例外。不过相比汉、唐两朝为了彻底解除游牧民族的隐患,为了天朝的威严而出兵;蒙古人为劫掠先进文明国家的财富而扩张。中华朝扩张的动力还要更为丰富一些。其中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