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部分 (第1/4页)

曾遣人来向他讨要玉玺之外,便再也没有其他外人来拜访过他了。而今的李淏孑然一身。唯一剩下的只是大把的空余时间。这让他有充足的精力来反省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说实话,李淏并不恨弟弟。因为他知道性格懦弱的李治疗不过是野心家手里的一个傀儡。他也不怨自己的军队。毕意在真正见识过中华军的炮火与战斗力后,李淏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质的差距。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恨”与“怨”。

“施主,外面有位天朝的大人想见您。”门外僧侣恭敬地通报声打断了李淏的沉思。只见他继续望着群山随口应道:“让他进来吧。”

“是。”僧侣应和着退了下去。不一会儿门外又响起了两个脚步声。然而李淏依旧没有回头。直到他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道:“李兄,好久不见了。”

“克咸……怎么是你?”李淏惊讶地望着自己曾经相知的好友。此时寺院的僧侣给二人端上了刚刚泡好的香茶,看着杯中漂浮的茶叶,李淏苦涩地一笑自嘲道:“李瞧,我现在成了‘燕山君’。你呢?你现在怎样?”

“我现在是朝廷驻扎汉城的外务使。”李克咸也跟着坐了下来注视着好友说道。

“哦,是来处理善后的吧。”李淏听罢只是淡然地点了点头。

“李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孙克咸突然抬起了头一脸严肃地问道。在得知那位曾经与自己把酒畅谈的朝鲜朋友就是与朝廷作对的朝鲜王之后。孙克咸就一直想向李淏问一下这个问题。

“不为什么。我想让我的国家变强。”李淏冷静地回答道。

“可你不是一向都崇拜我中华的吗?想当年你是那样的好学,对于天朝的制度、军事、技术,你都赞不绝口。你说这才是让国家富强的道路。可为什么!为什么你还要背叛天朝呢?”孙克咸紧销着眉头将自己的心里话一股脑儿地都倒了出来。

“我到底有没有背叛上国,上国自己心里最清楚。”面对孙克咸的追问李淏先是冷笑了一下,随即惨然地说道:“至于强国之路,不错,我确实十分倾慕天朝的强盛,也尝试过向天朝学习借鉴。可上国是上国,朝鲜是朝鲜,在上国能做的事,在朝鲜并不一定也能做。我会落到今天这地步就是当初没想明白这个道理啊。”

“既然如此,李兄你当初就更应该向我天朝寻求帮助啊。”孙克咸痛心疾首地说道。

“帮助?是像上国给德川幕府那橛的‘帮助’吗?”李淏的嘴角又挂上了一丝冷笑。只不过看在孙克咸与他还有些交情的份上,他并没有直接点穿中华朝的那些个所作所为。而转口反问道:“那上国现在打算给我的弟弟李滚以什么样的帮助呢?”

“朝廷已经决定出兵帮助朝鲜平定目前的内乱,并在汉城设立督军府来帮助贵国整顿朝务。然后效仿天朝的制度在朝鲜各道设立议会,在汉城建立国会。中原的香江银行还会贷给贵方一笔款项用以帮助朝鲜恢复民生。令弟也已答应朝廷开放朝鲜的所有港口并派遣年轻人去中原学习。”孙克咸逐一说出了朝鲜与中华亲挞成的条约。

“那两班们都答应了吗?”李淏听罢顺口问道。

“条约已经在三天前签署了。各界对此的反应都不错。令弟是一个得民心的君主。”孙克咸语气轻松地说道。

一听弟弟等人将国家拆开成一块块卖竟然也能得民心,李淏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痛苦而又不甘的表情。李淏自负自己是一个辛勤的君主,登基以来他对内亲历亲为地忙于政务,从不敢有半点儿松懈。对外则一直坚守着国家独立的原则。然而你淏最终换来的却是被废黜的结局,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以暴君篡位者的罪名处死。在他之前受到这样待遇的朝鲜君主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残暴著称的燕山王。一想到自己为国为民奋斗半生最终却同一个心智不全的暴君齐名被如此抛弃,不禁悲由心生,长叹一声问道:“克咸,你说民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第二部 第二百八十六节 孙特使古寺劝李淏 金判书夜访说施琅

在儒家的历史观中“天命”和“民心”是君王统治合法性的最重要标准。就算是杀兄弑父、屠城灭族、坑蒙拐骗的十恶之徒只要是得了“民心”那他就是“天命”所归的天子。之前的种种劣迹都能一笔勾销转而“以德配天”。正是认为自己深知其中原理,所以李淏当初才会毫不犹豫地毒杀自己的哥哥。因为他知道惟有除去了哥哥他才能顺理成章地成为王,成为王这后他就能施展出自己的政治抱负。只要通过他的治理使国家富强这样就能得到“民心”。有了“民心”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