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部分 (第1/4页)

黑点。紧接着那些个黑点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密集。不一会儿一马当先的北海龙王“敖顺”号乘风破浪着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艳阳下它那漆黑的船身闪闪发亮,船首那条雕刻精美的龙王像在浪花的映衬下仿佛真如蛟龙出海一般捍人心魄。

面对如此气势,码头上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便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锣鼓声。早已为这一天不知排练过多少遍的舞狮队更是卯足了精神群狮狂舞起来。一时间时空似乎发生了扭转,安曼仿佛成了中华海岸上的一个港口。经过十来年的经营这里的一切都巳经被打上了中华的烙印。不过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华侨来说惟有帝国的军队才是他们在海外生存的保障。

轰隆隆。安曼港上响起了二十四声礼跑。已然驶进港口的中华军舰也以礼炮作为了回礼。在场的商贾名流除了一部分常年在海上谋生的海商之外,还有不少从中原移民来此的农场主。这些人早年在中原时也不过是一些面朝黄土被朝天的农民而已。但此刻面对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他们却面露喜色神态倨傲。相比之下一旁观摩的欧洲商人脸色就要差得多。显然中华舰队的气势让这些个海上民族心生了畏惧。谁都知道那几声礼炮不仅是为欢迎中华印度洋舰队而鸣的,更是在向大洋另一边地那个帝国下战书。

这“战书”奥斯曼人有没有听到虽还是个未知数。倒是把周遭的印度人给下了一大跳。只见码头附近的村庄中那些个衣衫褴褛的印度人抱着脑袋,捂着耳朵惊恐万分地四处乱跑。仿佛炮弹落在他们头上一般。直到一队华人团丁赶到才阻止了他们继续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出丑。不过此时鄙夷的目光已经出现在了每一个外国人地眼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谦谦有礼的中国人。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文明人”地眼神中惟有强者才称得上是“文明”,弱者只能是野蛮、愚昧的代名词。

当施琅等人下来踏上安曼码头时。附近出丑的印度人早就已经被团丁呼吓着匍匐在地了。不过中华军的官兵们却正眼都没瞧这些人一眼。显然这些弱者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惟有强者踩在脚下才能让这些华夏男儿热血沸腾。

“印度商务总管杨辛荣、安曼节度使赵志诚,参见施大爷军。”人群中两个中年男子大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

“哦,你就是勤胡王受封赏的赵志诚?”施琅望着眼前一身戎装地赵志诚眼晴一亮道。

“回将军,在下正是赵志诚。不过在下与手下的弟兄们出兵并不是为了莫卧儿帝而是为了我中华侨民。”赵志诚一个抱拳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原来就在施琅率部征倭平朝之时,印度次大陆上亦发生了一场扣人心魄的政变。前任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乃是印度历史上的有道明君。他不仅喜好东征西讨,擅长诗词绘画。同样也是一个痴情君王。为了纪念自己地宠后蒙泰吉马哈尔沙贾汗斥巨资建造了穆斯林世界最优雅、最富浪漫风格的陵墓一一泰姬陵。然而自1657年9月起这位帝国地主宰者突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其子奥朗则布乘机发动政变逼迫沙贾汗退位并将其软禁在了泰姬陵旁的阿格拉城堡。

虽然数个月后沙贾汗悄然病逝,奥朗则布也于1658年登基称帝。但沙贾汗的另外三个儿子达罗悉乔、穆拉德巴克什·沙.舒查却并不承认奥朗则布是帝国的合法君王。于是围绕着帝位·沙贾汗的四个儿子展开了珠死搏斗。而值得玩味的是在这场莫卧儿帝国的帝位争夺战中。各方无一例外地都聘请了外国雇佣军作战。像达罗悉乔请的是西班牙雇兵、穆拉德巴克什与沙舒查则用英国的探险队助阵。面对荷枪实弹的几个兄弟,奥朗则布自然不愿意屈居人后。而他所聘请地正是多次帮助莫卧儿军队征讨土匪的华侨民团。

对于奥朗则布的邀战赵志诚本还是有些犹豫的。毕竟民团的士兵是中华子弟。没有理由为了胡人的内战而平白流血。但当他得知奥朗则布的两个兄弟找了英国人助战之后,立即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不让英国人有在印度立足的机会,赵志诚欣然答应了奥朗则布的邀请。相比欧洲人那些由亡命徒、海盗组成的“探险队”,赵志诚的民团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战斗立上都远胜对方一筹,再加工商会所提供的充足弹药。华侨民团一路以压倒性的优势好好地教训了一番那些以为放几声鸟枪就能把东方人吓跑的红毛夷。有了天朝的神兵相助奥朗则布对付起他那三个兄弟来自然也像是砍瓜切菜一般驾轻就熟。

大约就在施琅平倭后不久。印度的局势也开始趋于平稳。眼看保住了帝位的奥朗则布当然少不了要好好酬谢一番来帮忙的中国人。而香江商会也趁此机会向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