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部分 (第1/4页)

的情况下依旧无法占得上风。郑森知道自己唯一的胜算就是集中兵力攻其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局部形成较大的火力优势,将敌人的纵列队形中分割出一小部分的舰船围而歼之。因为战舰的战斗队型往往有12海里那么长,许多战舰的火炮射程一般都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内达到敌舰队。而这一时间差是郑森目前唯一的契机。

海面上的风就像大海本身一样变化无常,就在郑森思考战术配置的同时,突然增强的海风加快了舰队航行的速度。很快双方的战舰都逐步逼近了对方的火力射程。而此刻谁都没有改变队列的意思。犹如教科书上所描写的那般,这25艘战舰鱼贯切入各自的战列线,并依各自的顺序向对方发起猛烈的炮轰。原本寂静的海岛间立刻就被滚雷一般的爆炸声所淹没。炮弹击起的巨大水柱直冲天际。

然而就是这么一场惊心动魄的交战却并没有给双方带来什么损失。英军方面仅有两艘战舰起火。而郑森这边除了一艘护卫舰桅杆被打折、三艘战舰起火之外也没有额外损失。然而此时无论是英军,还是中华军的队列都已经变得涣散起来。特别是英军的前卫和后卫露出了一道颇为宽敞的间隙。当然郑森这边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那四艘护卫舰同样也被他甩在了后头。

若是换在欧洲,此刻战斗就算结束了。站在郑森这一角度的欧洲将领会毫不犹豫地指挥舰队撤退。而英军方面则会停止追击以保留目前的战果。一切都井然有序,点到为止。然而这是在印度洋,指挥作战的是郑森,而不是哪儿一个欧洲贵州。却见他立即发出收拢战舰的旗号,趁着英军还未整理完队形的间隙便带队直击英国舰队的后部。

郑森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英国人的一阵骚动。海上群王号上从未见过这种打法的年轻军官惊愕地向布莱克问道:“元帅,您看中国人这是要攻击我们的后卫吗?”

“应该是吧。”看出对方竭力的布莱克脸上露出了一丝不经意的微笑。

“可是他刚才不是已经保住了自己的荣誉吗?那现在就应该体面地撤退了啊。”年轻的军官不解地问道。

“菲利克斯,因为同我们作战的是中华舰队,而他们的指挥官是郑。”布莱克回头淡然地解释道。似乎是早料到对方有这么一招,布莱克跟着便气定神闲地下令道:“前锋舰队全体调头迎击敌军!英格兰的勇士们!让那些东方人好好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海上作战艺术!”

郑森当然听不到布莱克所发出的豪言壮语。此刻的他正一门心思地强攻英军的后卫部队。如果换做其他任何一国的舰队,此时的郑森无疑已经是胜利在握了。然而他这次面对的却是英国舰队,指挥这支后卫舰队的又偏偏是素有加勒比魔王之称的亨利·摩根。这位同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摩根船长此刻显得异常的兴奋。却见他一手拿着酒瓶一手持着火枪,朝着对面的中华军疯狂地大喊大叫道:“开火!给我把那帮中国杂碎直接轰到地狱里去!哈哈!要不大家一起下地狱!”

无论后世的人们如何评价这场战斗,亨利·摩根的疯狂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因为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他那魔王附身一般的凶狠顽强为英军谋取了宝贵的时间。就在郑森与摩根纠缠的间隙布莱克指挥着前锋部队突然调转头来对郑森舰队的前锋实施迂回。在英军的前后夹击下第三分舰队迅速崩溃。在看着周围三艘战舰被英军击沉之后,郑森极其痛苦而又无奈地做出了全军撤退的决定。而这一道命令最终又让他付出了两艘战舰的代价后才得以实现。

弘武十四年二月十六,中华印度洋第三分舰队与英军主力遭遇激战于拉克沙群岛。战斗共持续了将近三个多小时。有五艘中华军战舰在战斗中被击沉。另有三艘战舰受重创。其中郑森的旗舰泉州号因受创严重,在勉强抵达卡尔卡特港后沉没。而英军方面此战仅损失两艘战舰,另有五艘战舰受创。面对如此悬殊的战果,英军方面自然是得意洋洋。不过身为功臣之一的亨利·摩根却对自己的上司颇有微词。在他看来布莱克当时完全不用为了所谓的教条放弃对中华舰队的追击。如果没有他那愚蠢的决定,英国舰队大可一路追杀上去,把残余的中华战舰吃得一干二净。然而布莱克本人却对此一直保持着缄默。仿佛英军这一次并没有占什么便宜一般。

就这样的郑森在造就了中华军最佳战绩一年之后又创造了中华军有史以来的最惨的败绩。不过这一消息却并没有像之前的亚丁之战那样犹如长了翅膀一般飞回本土。因为这样的战果实在是让的殖民司官员们难以启齿。

第二部 第三百零九节 闻败讯商会议对策 查实情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