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部分 (第1/4页)

听出对方话中带话的科克爵士多少觉得自己自尊受到了些伤害。他一边在心里暗自咒骂:该死的爆发户、卖国贼,敢质疑王室的威严;一边则神色傲然地扬头说道:“那邦德先生觉得新大陆的弗吉尼亚怎样?”

听科克爵士这么一说,詹姆斯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但他眼睛却还是始终盯着手里的茶杯。却听他以故作惊愕的语调向对方反问道:“弗吉尼亚?!阁下以为殖民地的民众会同意国王将他们辛苦开发出的土地挂牌出卖吗?此外议会那边又会怎么想?”

“邦德先生不必为这个问题感到烦恼。如果说伦敦的那些叛逆都能大张旗鼓地变卖本土地产,那国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出让其在殖民地的部分利益又算得了什么。”科克爵士不以为然地说道。须知共和政府的覆灭在外界看来已经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因而目前摆在斯图亚特王室面前最严峻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复辟,而是如何解决庞大如“天文数字”的债务。复辟政府除了要面对共和政府欠下的280多万镑债务外,还解决查理二世所欠下的300多万镑私人债务。如此冷峻的财政困难当然不是约克公爵去一次中国就能解决的。更何况查理二世身边的一些大臣亦不希望在这件事上被约克公爵拔得头筹。

然而科克爵士信誓旦旦的话语并没有打动对面的詹姆斯。须知对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分为特许公司殖民地、契约殖民地与特许自治殖民地、业主殖民地、王家殖民地。其中“特许公司殖民地”、“契约殖民地”与“特许自治殖民地”主要是由相关的“殖民公司”向英国政府申请“特许状”之后建立的殖民地,这类殖民地拥有极高的自治权限,并根据移民自定的法律规章对定居点进行管理。正如1620年“五月花号”上的成员宣布的那样,这是由“公正而平等”的法律来治理的“公民政治团体”。普利茅斯、普罗维登斯、纽波特、朴茨茅斯、纽黑文等均为这样的殖民地。

而“业主殖民地”则是由英王赐给他的宠臣或贵族的殖民地。这些殖民总督手握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承认英王在殖民地的最高权力,对本土只承担轻微的义务,并定期向英王奉献贡物。所以业主殖民地的总督俨然就是没有王冠的国王,是新大陆的诸侯王。

事实上起初,北美的所有殖民地都不是“王家殖民地”。直到1624年,英王借口弗吉尼亚伦敦公司财政失败和内部混乱,吊销了其特许状,宣布由英王政府直接统治,由英王直接任命的总督进行管辖,自此英国王室才算是在新大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殖民地。只不过理论上虽是如此,可所谓的“王家殖民地”依旧还是拥有颇高的自治权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王所提出的这一建议也可算是一张空头支票。想到这里,詹姆斯不禁淡然反问道:“那国王是打算抵押呢?还是出让呢?”

“陛下的意思是暂时将弗吉尼亚抵押出去。”科克爵士干咳一声回答道。

原来如此,看来王室还不至于太过无耻啊。詹姆斯一边在心里如此想着,一边则在嘴上若有所思地嘟囔道:“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不过如此大的抵押品卖家可也不好找呢。”

原本以为对方会兴致昂然的科克爵士耳听詹姆斯这么一说,不由地也有些揪心起来。毕竟他虽是英王的特使,却还不至于会有中华官员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派头,更何况斯图亚特王室本身也负债累累。于是察言观色之下科克爵士不禁软下了口气向詹姆斯说道:“陛下也知道这事可能有些难度,所以才认为只有邦德先生您才最适合处理此事。”

眼见对方的语气变得恭敬起来,詹姆斯自知主动权已经掌握到了自己的手里。于是他跟着便趁热打铁道:“能为国王陛下效劳是在下莫大的荣幸。其实在下这里也确实有合适的买家。只不过阁下应该清楚那买家是谁吧?”

“邦德先生不必太过忧虑。关于这一点国王陛下也考虑过了。毕竟同中华帝国作战的是伦敦的那些叛逆而不是英国王室。等英国的局势恢复正常之后,相信英国会同中华帝国成为愉快的盟友。”科克爵士语调献媚地说道。

“在下并不怀疑大不列颠同中华帝国之间美好的前景。”詹姆斯礼貌地提醒道:“不过有一点在下还是先要向阁下言明,在下是在为香江商会做中间人,而非中华下政府。”

“那是当然。”科克爵士意味深长地点头道。在他看来詹姆斯后面补充的那句话不过是在故做掩饰罢了,毕竟这样的交易并不是件光彩的事。

不过此刻的科克爵士却恰恰会错了对方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