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杨四郎只好说实话,说是老母亲就在雁门关内,他想去见一面,了却做人子的心愿。后来,贤德善良的铁镜果真拿到了母亲的令箭帮助杨四郎顺利出关,在她心里,始终相信自己的丈夫,丝毫没有怀疑驸马不会回来。

四郎出关,如愿见到了母亲和自己分别十五年的妻子孟氏,孟氏见到四郎,便抱住四郎。独守空房十五年,思念苦痛哪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一时想起,泪水滂沱而下……

正在这时,忽听得打更人敲了三更鼓,四郎心上一惊——”

“怎么啦?”我赶紧问道。

“那正是和公主约定归去的时间……”

“那四郎究竟有没有回去?”我急急地问道。

“你希望他回去呢?还是留下?”吴嘉文看出了我的心急,故弄玄虚地问道。

若是故事之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留下了,为什么还在回到敌人的地盘上去!但是,当听到这里时,这个问题却把我难住了。

他究竟是应该回去?还是留下?

铁镜公主对他情深义重,十五年来,给过他无限温暖和关爱,而她能够冒险去拿令箭,帮助丈夫完成心愿,相信丈夫不离不弃终会回来,肯定也是极爱杨四郎的,而孟氏苦苦等候四郎十五年,独守空房,苦不堪言,转瞬之间又要弃之离去,于情于理何以忍心?

此时想想,倒也谅解起杨四郎来,被擒之初,肯定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以死殉国,但是,谁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呢?每个人只能活一次,假如有机会活下去,只要有一线机会,谁会轻易放弃?一个征战杀场的勇士,必定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而要做出背国叛家的决定,我甚至能够体会他当时的痛苦、挣扎和煎熬。

此刻,再一次面对这两难的境地,他又该如何选择?留下,又背叛了情深笃厚的铁镜公主,造成了另一个家庭的残缺,离开,又愧对妻子,愧对母亲,愧对正个杨家!

“如果是你?你是留下还是回去?”吴嘉文看出了我心中的矛盾,逼问道。

如果是我?留下?还是回去?

“嘉文,你快告诉我,四郎究竟是留下了还是回去了?”我无法回答,急于想知道杨四郎是怎么做的?

“啊——”他捂着嘴打了一个哈欠,“你看听戏太无聊了,我看你现在不困了,精神也好了,咱们去舞会那边吧,那边年轻人多些!”

“不行,我想看完这出戏!”我倔强地说道。

“看完?现在这出戏才开始,要看完起码要一个晚上,那就没时间去跳舞了,”只见他对我撒娇地笑笑,道:“好孜然,这四郎探母在戏园子里经常可以看,但这吕家举办的舞会仅此一次!”

“好吧好吧,”没办法,只得跟着他出了厅门,“那下次你一定要带我去戏园子看四郎探母哟!”

我回过头,看那台上扮相俊美的男子,还有那婀娜多姿的女子,此时正摆着身段、甩着水袖,震动着珠圆玉润的歌喉,唱得声情并茂。

不由叹了一声,如果当初知道雁门关一战将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他还会去吗?

如果……如果没有战争,那该多好!

☆、25第二十三章 盛世寿宴之更衣

我和吴嘉文出了看戏大厅,经过一个走廊,看到另一头有些仆人肩上挑着小担大步流星地过去。

“食盒里都是些好东西,大家悠着点儿!”只听领路的那人向后方的一排人叮嘱道。

“嘉文,怎么这么多人送食盒,难道吕家老爷和那詹爷竟跟我一样,也很是爱吃?”

“你还真认为他们那盒子里装的是酒肉饭菜?”吴嘉文斜眼看了那边一眼,眼角勾勾,表情让人难以捉摸,许久,才转头看向我,对着我柔情的取笑道:“幼稚!”

我眨巴了一下眼睛,不满着正要问个究竟,大脑突然一转,恍然大悟,“哦——”地惊虚出声。

“现在的民国法律很是严厉,对于办酒祝寿人数、桌数和菜样花费,以及礼单都有明文规定,不许铺张浪费!”吴嘉文侃侃向我说来。

我疑惑,睁大了眼睛看着他,“那吕家这排场还不算铺张浪费?”

他笑笑,抿了一口酒水,“这样的国法,可以压得住像咱们这样的普通老姓,但对于他们这样的位高权重的人家,却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

“嗯,”我也点了点头,“况且他们家的办酒名目是为了给老人家祝寿,在中国这可是贤孙孝子,”我顿了顿,“中国的传统美德,政府管不了,按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