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彭施民却会错了意,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工程量已经十分巨大了,我觉得在那种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期不可能把这里建造得太过庞大。”

秦麦笑了笑没有说话,现代人常常会想当然地认为古代人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而无法完成大工程,却在不知不觉间走进了思想的误区,忽略了这世界上有一种叫做“权力”的可怕力量能够创造一种被称为“奇迹”的东西。

秦麦觉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考古学者犯这种错误实在是很不应该的,转念一想没有反驳彭施民,毕竟在眼前的形势下,实在不应该打击他的希望和信心。

他没说话,却不代表着所有人都赞同彭施民的观点,郝韵皱眉道:“我觉得你的判断有些太主观了,万里长城和金字塔不都是古人建造的吗?公元前几千年人们就可以建造金字塔那么匪夷所思的大工程了。”

“哈,那怎么能一样?”彭施民笑了起来,带着几分教训的口吻道:“无论是长城还是金字塔,几乎是倾当时全国之力耗数十年建造而成,在那个时代,唯有王权才可能实现。”

郝韵垂着眼帘没有说话,以她匮乏的历史当然无法与专业出身的彭施民辩论,可俏脸上的表情显然并不认同他的说法。

唐离忍不住插口道:“别忘了在西藏的历史上大多时期都是由宗教掌权,至少占据了极高的地位,能够左右当权者的决定。”

彭施民不由得一滞,“可是西藏人口稀少,而且比之中原和古印度更加落后。。。。。。”

“那天宫呢?算不算大工程?”郝韵抬起黑白分明的美目注视着彭施民。

九重天宫是在山体之内开凿而成,称之奇迹丝毫不为过,自然算得上大工程,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工程竟然是由一个未曾见诸史记的小小神女国建造,如此看来,西藏大地第一个强大的文明国度象雄建造一座比那天宫更加浩大的工程也并非不可能。

彭施民闷声不语,脸上却浮现不豫之色,显然对自己被驳得哑口无言很不高兴,秦麦微微一笑,“要想知道这里有多大还不简单?继续前进早晚会走到头的!”

再向前行,众人的速度快了许多,原因很简单,如果把那块切断了甬道的巨石看成一道闸门,外面是门院,里面便是家宅了,为了阻止外人侵入自己的房子,在门院里布下的机关已经把宅子围得如铁桶一般,又何必在房子里再费力设置根本用不上的陷阱呢?

另外一个原因是秦麦的感觉,毕竟王杖是孤师一脉相传,能够开启巨石也就意味着是她的后人,她总不会把自己的子孙后代也置于死地吧?

当然,这都是推测,走在最前面的秦麦还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戒状态,其他人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又前进了三、四十米后,水声愈来愈响,轰隆隆得甚至连脚下都好像在微微颤抖,就在秦麦觉得这条河流听起来似乎比雅鲁藏布江也差不了太多的时候,前方的路再度出现了变化,秦麦一行人瞠目结舌地停了下来,相顾骇然。

灯光尽头,通道前方五米多远处,空间霍然开阔,两侧和头顶的石壁仿佛被巨斧斩断了似的消失不见了,留下了半边陡立的峭壁,脚下一条不到三米宽的甬道孤零零地伸向前方,两侧是不知道多深的漆黑虚空。。。。。。

秦麦提着马灯走到石壁尽头,“小心!”秦麦的身后突地同时伸出两只手拉住了他的肩膀,只看两只手他就认出了他们的主人是铁莘和唐离。

“我只是看看这是什么。”秦麦指着光滑的断壁,在一米五左右高处斜斜地向上支出来一截长约十公分左右手臂粗细的奇特突起,这东西形状不圆不方,通体黑中透灰,与石壁锗红的颜色截然不同。

秦麦的手指轻轻地触碰到那一截突起,他的动作十分谨慎,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秦麦的那根手指仿佛充满了魔力似的,刚刚与突起发生了接触,那截石笋似的东西竟然无声无息地化为了一蓬细微的烟尘,飘飘洒洒地向着断壁下无尽的黑暗虚空散落。

“是火把!”唐离惊讶地叫道,还在为自己神奇的手指怔然发愣的秦麦这才恍然大悟,仔细看了看石壁上那深约三寸的凹槽里残留的些许灰烬,肯定了唐离的判断。

铁莘小翼地探头朝路旁的虚空张望了一眼,缩了缩肩膀变色道:“也不知道这有多深,该不会像冥界入口那么高吧?”

众人对古格遗址下的遭遇印象深刻无比,记忆犹新,听到铁莘的话,那幅诡异可怕的景象不由地浮现在脑海里,心底里倏地冒起一股摄人寒气,瞬间便走遍了四肢百骸,惴惴不安地想着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