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秦麦闻言朝天书望去,铁莘给他看的并不是天书正面的经文,而是光洁空白的背面,秦麦看过无数遍,天书的背面的确是空无一物,而此刻,沾满了水迹的天书背页上却显出了一副画卷!

画是黑笔素描,在银亮的背景上看起来极为清晰,笔调虽然简单,却十分逼真,可见作画之人已臻化繁为简的境界,这个念头在秦麦脑海里一闪而逝,吸引他的是画的内容!

那是唐离的画像!秦麦就像被点了穴似的,身体僵硬地看着画中神色淡然的画像,脑袋里嗡嗡作响,心乱如麻,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唐离的画像怎么会出现在这卷一千多年前甚至更久之前书写的天书中!

也许是白拉,秦麦心头一动,连忙朝画像的嘴唇看去,这时洒在天书上的水已然被铁莘擦干,画面消失了大半,只剩下一双如无波死水般毫无神采的眼睛。

秦麦慌忙四下寻找,抓起水壶朝天书倒去。

直到整卷天书被水浸透,秦麦与铁莘等了足有五分钟,洁白的页面上没有出现任何的痕迹,秦麦颓然跌坐在厚厚的羊绒坐垫上,他现在已经能肯定这幅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画像只能显现一次。

铁莘与秦麦面面相觑,“铁子,你看清楚没有?”

“我觉得就是唐大小姐!”铁莘笃定地说道,随即干咳了一声,“不过也有可能是白拉。”

秦麦气恼地瞪了他一眼,“你看清楚她嘴角有没有痣?”

“没、没看清楚!”铁莘摇头。

秦麦气结,旋即想到自己也同样没有看清,那么短的时间里谁又能够在极度震惊中想到这些细节呢?

铁莘皱着眉头,不可思议地说道:“麦子,你也觉得那上面画的是唐大小姐或者白拉吗?”

“我不知道!”秦麦沉默了片刻,缓缓摇头,“理论上这是不可能的。”

铁莘牙疼似的呲牙倒吸了口凉气,“他妈的,麦子,我觉得这事其实很简单,这上面画的应该是唐大小姐的先人吧?也许就是那个劳什子的孤师!”

“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思索了良久,秦麦沉声吩咐道。

秦麦独自在帐篷里呆坐了半天,想来想去,铁莘的说法是唯一的可能,可是他自从看到了那幅画像,心头就罩上了一层阴云,直觉这件事并没有这么简单。

日落时分,做好了一应准备的秦麦七人悄无声息地朝与夕阳相反的方向,踏上了前往哭泣的神人的路。

白拉显然对琼宗一带熟稔无比,引领着众人快速地穿行在荒凉的石滩和在秦麦眼中没有任何区别的荒岭中,一个多小时后他们远远地看到了高耸的达果雪山和那座宛如人首的石山,天边最后一抹如血的夕阳余辉把那石山渲染得异常荒凉和沉重,正如七人此时的心情。

沿着一条陡峭的小路,众人攀上了石山顶,这座石山并不很高,最多五六百米的样子,山顶略有些凹凸,面积却是不小。

在山顶中央的位置,有一处直径五米左右,高约米许的圆形石台,十分平整圆滑,与整座石山浑然天成,看不出任何人工斧凿过的痕迹,按照秘典的描述,这圆台就应该是神人的耳朵了。

圆台正中是一根看起来显得异常突兀的米许高仿佛石凳似的实心石柱,秦麦仔细观察了一番才发现那石柱与石台相接处有着极细微的缝隙,最奇特的是石柱与神鼓座基大小分毫不差!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望向白拉,“我所知道的你们也都知道了。”白拉的眉头微微挑了下,表示她也不知道这根石柱是为什么会立在这里。

秦麦沉吟了片刻,招呼铁莘和彭施民等人,“来!我们搬开它看看!”秦麦的手搭上了石柱,石柱的重量超出了众人的想象,几个人紧紧箍住柱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仿似生了根的石柱撼动,等到把石柱移开,众人都不由得连吸凉气,这根石柱插在石山中的部分甚至比它露出来的还要长了三分,难怪如此之沉重!

移除了石柱后,下面便露出了一条不知道有多深的黑漆漆笔直通道,刚好能将神鼓嵌在其中,白拉点了点头,“应该就是这样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

不知道是否是心理作用,众人觉得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圆,却透出一股阴森森的味道,幽暗的湖面平静异常,连一丝波纹都没有,四下里是死一般的静谧,甚至连虫鸣也没听见一声,秦麦看着那不知道有多深的湖水,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前晚亲眼目睹的那只可怕的水怪,只觉得手心冰冷,心里暗暗祈祷进入神湖禁宫的通道千万不要是用游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