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主公若不想让外人知道张松,可差张松先去豫州。只是不知主公何时回豫?”张松听王奇刚才的语气就知道他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自己招揽家臣。

“嗯!不错!永年可先去颍川,我得等和新任的汝南太守一起回去!父亲大人早就将奏书递交给朝廷了,想来在这几天就会任命了!”王奇道。他也想到自己在京师没几天,就连续受了几个家臣,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遂决定让张松先去颍川,反正他在出洛阳后,也得到颍川去看当初收的那十万黄巾降兵,看他们是否已经种出了足够的粮食。

想到金村的人也会在两天后去颍川,遂又道;

“我的家将在两天后将护送一村村民前去颍川,恩!这样吧!永年你先去和那个村的村民汇合,待两天后,我让仲康护送你们去颍川!”

张松领命,决定收拾行装先去和金村的人汇合,在两天后再出发。

幸好张松的衣物不多,不一会儿就收拾好了,随众人一起出来。

王奇看到隔壁的房间好像也住着人似的,就随口问了一句:

“住在此屋的人是谁呀?”

王奇本来不期望张松会有回答,那想到张松还真的知道。

“此人乃是荆州名士,姓黄,名承彦!”

友情推荐:网游之流浪今生

第三十四章 愿求君女(上)

“哦!荆州名士黄承彦!什么!荆州黄承彦!”王起初时听了并不在意,等他意识到黄承彦是谁时,不由得惊叫了出来。

“是呀!是荆州黄承彦!”张松应声道。

王奇心中一阵惊喜,这黄承彦不是诸葛亮未来的岳父吗!他的女儿黄月英可是三国有名的大才女呀,不过她的“才”和蔡琰的又稍有不同,蔡琰是在诗词歌赋上超人一等,主要体现在文采上;而黄月英的才干主要体现在她的发明创作和运筹帷幄上,而且她在书画园艺等技艺上也造诣不凡。可以说,诸葛亮的成功,有一半靠的是这位黄月英。

民间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发明的“木牛流马”和“连弩”,其实都是黄月英发明的,而在诸葛亮五月渡沪,深入南中,七擒孟获,为避瘴气而发明的“诸葛行军散”和“卧龙丹”也是这位杰出女子发明的。

王奇想想有点心动,这么一位杰出女子,如果谁能娶了她,都是一大助力呀。自己是不是应该抢在诸葛亮之前,和她定下婚约呢!不过,这个黄月英的容貌似乎很不好,民间传说,她张的身体壮硕,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还起一些鸡皮疙瘩。心中不由有点犹疑,虽然说人最重要的是内涵,但如果娶来做妻子的话,那最好还是内涵和外在都好的为好。

王奇心中在考虑是否娶黄月英,脚步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停了下来。旁边的郭嘉等人见王奇在听张松说完话以后就把脚步停了下来,都觉得有点奇怪。难道这个黄承彦,王奇也认识。

周瑜对王奇的相人之术十分敬佩,这么丑的张松都能被他看出内在的才华来。此时见王奇在听了黄承彦这个名字就一直在低头沉思,不由好奇道:

“大哥!这个荆州名士黄承彦你也认识吗?”

王奇被周瑜的话惊醒,才突然醒悟过来,自己这是怎么了,现在连黄承彦都还没认识呢,就已经先考虑起要不要娶她的女儿了,是不是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忙道:

“呵呵!愚兄又没有去过荆州,怎么会认识这位荆州名士!只是久闻其人高爽开列,是荆州一大名士。哦!对了,听说他和八俊之一的刘表还是连襟!”

“那大哥何不去拜访一番,也好认识认识这位荆州名士呀!”周瑜笑道。

王奇听了忙整了整衣冠,正要开口答应。

旁边的张松突然道:

“要想结识他,现在恐怕是不可能了,今天一大早,他就去拜会司空张温大人了!”

“唉!可惜了!那下次再来拜访吧!”郭嘉和周瑜听了都不由有点失望。

王奇听了内心却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他还怕自己真见了黄承彦,到时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总不能就说,我听说你的女儿很有才名,请把她嫁给我吧。这样就算不被黄承彦嘲笑,也会被周瑜他们笑死了。

把张松送到金村,王奇就带着诸人回府了。

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王奇无所事事的在洛阳混了几天,期间已经把张松和金村的村民送走了。只是在张松知道要护送自己的许褚,就是在汝南一合斩三将的许褚许仲康后,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说什么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