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要说皇甫嵩之所以能三战三胜,凑巧的因数占了大成,首先当初长社破黄巾,如果没有王奇的献计,他至少要和黄巾相持上一个月。汝南破黄巾,若没有郭嘉冒险用离间计,恐怕也得用上很长时间。至于广宗破张角,实在不过是趁人之危罢了。只不过他也真有几分本事,要不然即使有再好的计策,没有领军将领的配合,恐怕也成功不了。但因此就说他是最强之人,就有点过了。右中郎将朱隽尚且年轻,暂且不论,单是自己的老师卢植,从王奇的接触来看,就应该不在皇甫嵩之下。只不过有些话不能直接说出去,要不然就有自夸的嫌疑了。

王奇心中虽然不舒服,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微笑着说:

“我看可不能这样说!”

来了!司马徽诸人心道。

“哦!那季允有何高见!”杨仪刚才在话说出口之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犯的口误,但他是心高气傲之辈,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此时听到王奇说他有不同意见,嘴上是问他有何高见,心中却认定了这是小孩之见。

“皇甫嵩大人固然是百胜将军,但其所胜却不能动黄巾之所向,前中郎将卢公,虽未尝一胜,然其牵制张角于广宗,却令天下黄巾不敢擅动!孰优孰劣,众所周知!”王奇这样说其实是有点强词夺理的,前面说的当然对了,后面这一句却让人觉得卢植还在皇甫嵩之上,这就有点无理了。不过这句话却是让众人对两人的评价有了一定的改变。

“哈哈!季云的这一番论断果然精妙!”司马德操忙出言赞道。他怕杨仪落不下面子,再出言反驳。胜了的话,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对方只是一个少年,而自己却是一个成年名士了;但若是败了,那众人的脸都被他丢尽了。所以出言打断杨仪正准备说的话。

“呵呵!后学浅见,让诸位见笑了!”王奇作揖道。他也有点后悔,刚才他的话本来安排的很好,只说前面这几句,那样不但让众人对他们自己的论断产生怀疑,而且会对王奇的才能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只是不知道怎么会事,最后却像小孩赌气似的再说了一句,让自己前面的一番努力都白费了。所以他此时的神色的确实是十分恭敬的。

众人被这么一闹,谈话都觉得有点意兴懒散了,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再互相聊了几句,就都在水镜山庄住下了。幸好水镜山庄在建造的时候就是准备当学堂的,此时还没有招收学生,所以房间还是很多的,王奇他们一行人住在山庄内并不显得拥挤。

第二天,天色还早。王奇就悄悄的起来找水镜先生司马徽了。他这次就是想尝试一下,能不能说服司马徽回到颍川,就算不能说服他,至少也要让他不对颍川的故友产生敌对。当然最好还是能和他结成盟友,然后在将来介绍诸葛亮和庞统到自己这儿来。

问过下人,王奇才知道水镜先生也早已经起了,此时正在后花园赏花呢。还说如果王奇要找他的话,就直接去后花园。王奇心中明了,司马徽其实早就猜到自己不可能只是为了跟随黄承彦而来水镜山庄的,奇问清了后花园的路线,王奇就一个人去找司马徽了。

对于司马徽,王奇早就有了评价。那就是他是晋朝的嵇康之流,也就是空有才华,但是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情愿过隐居生活,也不愿意出仕。

“你来了?”王奇刚到后花园,还没出声,就有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奇忙抬眼往声音的来源处望去。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男子正站在一簇菊花前赏花。虽然被对着王奇,但看他的背影,王奇知道他正是山庄的主人,水镜先生司马徽。

“是的!我来了!”王奇答道。心中骂道,这怎么那么像一出三流武侠剧中的情节呢。

“他们有什么要你来说的吗?”司马徽问道。只是仍然没有转过头来。

“呃!什么?你说的他们是谁呀?”王奇故意装傻道,他当然知道司马徽说的是颍川书院的人了,但他实在是不喜欢现在的气氛,有意开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

果然,本来还故作清高,扶着一枝菊花在欣赏的司马徽,在听了王奇的话后,手一抖,“咔嚓”一下,把那朵菊花给折了下来。

“唰”的一下转过身来。司马徽脸色有点不好的盯着王奇。但随即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深吸一口,才恢复了脸色,对着王奇笑道:

“呵呵!让季云见笑了!司马徽虽然已经一心想做一个隐士了,但有时候还是难免会为俗事所激动呀!”

你是当隐士,又不是当和尚,当道士。怎么还要忘却俗事吗!王奇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