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王奇和蔡琰过完年就已经十五岁了,现在成亲已经算是晚的了。以王允和蔡邕的脾气,很有可能就在今年给两人成亲。王奇虽然也很喜欢蔡琰,当然也很想早点和她成亲,可以有更亲密的接触了,但是前提是得两人都已经成年,才可以成亲。让他对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他总觉得有点变态的的感觉。所以他才会在听了蔡琰的话后吓了一大跳。

蔡琰再说出那句话后就已经羞的把头钻进了王奇的怀里,她也是偶尔听蔡邕和王允在说两人的婚事,所以才会在今天这么好的气氛中,忍不住提起这事。但话一说出口,就害羞得不得了了。只是她在王奇的怀中躲了半天,却不见王奇回答,心中一惊。忙抬起头来看王奇,却发现他正紧皱着眉头,显然是对此事很不高兴。心中一酸,两颗眼泪就流了下来。

“小武哥哥!你不想娶琰儿吗?”

“啊!什么?”王奇一惊,他刚才忙想着怎样才能躲过即将来临的婚礼,所以没有在意蔡琰的行动,此时听了蔡琰的话,才发现怀中佳人已经泪流满面了,忙安慰道:

“怎么会呢?小武做梦都想着和琰儿成亲呢!”

“真的吗?”蔡琰看着王奇的神色,仍是有点不信,眼泪也还是继续流着。

王奇本来就受不了小女孩的撒娇,当然也更受不了她的眼泪攻势了,忙道;

“当然是真的!要不然就让我发誓!”

“恩!那你发誓!”蔡琰竟然坚持着要王奇发誓。

王奇一愣,想不到对方还真让自己发誓。不过就算不愿意,说口的话也不能反悔了。只得开玩笑的发誓道:

“我王奇发誓!如若我不想娶我的亲亲琰儿为妻,就让我父母双亡!”

这可是一个很重的毒誓,蔡琰在王奇的话出口时已经后悔了,小手刚伸出来想去捂他的嘴,却已经来不及了,只得跺跺脚道:

“啊呀!小武哥哥!你怎么发这样的毒誓呀!要是将来真出了什么事,你让我怎么办呀!”

王奇又用老办法,学以前在电视中男主角安慰女主角常用的方法,捧住蔡琰的小脸,深情的对她说道:

“呵呵!琰儿放心,我是真的想娶你的!”

王奇才发完誓就有点后悔了,他刚才本来是想说让自己万箭穿心而死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孙坚立誓而报应这一件事,鬼使神差的就说成了父母双亡了。虽然他对这些誓言并不怎么相信,但是这些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真出了事情,他自己清楚,最难受的应该不是逼自己发誓的蔡琰,而应该是自己。因为刚才他内心就是怕应验在身上而突然推倒王允他们身上的,想想他们对自己十几年的养育之恩,要真出了什么事,自己觉对会受不了。王奇现在只得安慰自己,两老迟早会死的,自己今后只要好好照看好他们就行了。

只是,有些事情真的是王奇个人可以组织的吗!

蔡琰当然不会想到王奇内心的想法的,听王奇说的深情,又害羞的躲到了王奇的怀里。

第四十七章 大赏之后

新年很快就过去了,在上一年的十二月,为了庆贺平定黄巾之乱,灵帝下旨大赦天下,并改元为中平元年。所以,今年成了中平二年。

但是在去年年末发生的大事,可不是只有改元这么一件,实际上,和真正的那件大事比起来,改元这件事情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年末,刚刚回到洛阳,因为平贼有功而被封为太常的原冀州刺史刘焉刘君郎,竟然向皇帝上书,认为黄巾之所以会泛滥成灾,是因为各地诸侯的权力不够,无法及时的处理叛乱事件,为了更好掐制庶民,应该仿效周朝在各州设立牧伯,称州牧,代天子管理四方,并且自请为冀州牧。要说在此时,刘焉虽然出了一个馊主意,但还是真心对汉家江山好的,但是随后有术士对他说,“益州有天子气”。听到这个消息的刘焉又马上改请为益州牧。这时的刘焉,就已经起了割据称雄的野心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现在已经初步开始了。(ps:历史上重设州牧是在中平五年!)

汉灵帝是什么水平的人,既贪财,又怕死!知道设立州牧后能更好的掐制庶民,而自己应得的钱粮却不会少,再加上没远见的朝臣也不反对,对刘焉提出的方法马上就同意了。立刻下旨封了刘焉为益州牧。并开始封赏各路诸侯。

中平元年十二月,平定了黄巾之乱的各路领军将领回到了京师洛阳,接受汉家朝廷的封赏。对于这些挽救了汉家江山的功臣,汉灵帝还是很欣赏的,这次竟然没有收钱就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