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唉!公子真是当世的伯乐呀!”张辽叹道。

他现在有点不好意思,虽然那样说有点自夸之嫌,但王奇的确可以算是张辽的伯乐。但他又不好意思直接答应,毕竟自己在刚刚还拒绝过他,自己想投效他是因为王奇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当然也能给自己发挥才能的机会,但如果此时答应的话,就可能会被认为是因为王奇答应给自己高位的缘故。

“呵呵!文远答应就好!”王奇当然了解张辽的意思,“只是王奇却有一桩事情想先交给文远来办!”

“哦!请公子吩咐!”张辽起身报拳道。

他还以为王奇准备出什么难题考较他呢。

“呵呵!文远别急!先坐下!”王奇不想给对方压力,看张辽坐下了,又道:“文远可知匈奴新任的单于?”

“公子说的是刚立不到一年的于扶罗单于吧!”张辽问道。

“不错!”王奇点头道,“听说匈奴内部很不合呀!”

“是的!匈奴内部对老单于把王位传给于扶罗有很大的意见,最强烈的就属须卜骨都侯,听说已经集合了一大股力量,准备等老单于死了,就驱逐于扶罗!现在于扶罗的弟弟呼厨泉正在太原郡,名义上是准备例行的和汉族交换马匹,实际上则是来刺史府寻求帮助的!”张辽作为当地人,对匈奴的形式极为了解。

顿了顿又问道:

“公子问匈奴的情况,莫非是……”

“呵呵!文远兄可有兴趣当匈奴中郎将呀?”王奇打断了张辽的话。

有些话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王奇虽然很想收伏匈奴人,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张辽听了眼中精光一闪,匈奴中郎将,那可是和州刺史平级的将领呀。

“呵呵!公子也不是外人了,张辽就直说吧!匈奴中郎将是并州男儿都想当的职位,但是张辽现在已经是刺史军的人了,只怕不可能有机会当这个职务了!”张辽这位并州子弟,对并州的大豪门王家还是很了解的,知道以他们家族的力量,想要一个匈奴中郎将的职位是不难的,所以并不隐瞒自己的雄心。

“呵呵!这还不简单,我可以修书一封,请建阳公把文远的军籍转一下就行!”王奇笑道。

“多谢公子!公子大恩……”张辽听了连忙要道谢。

“别急!”王奇却先拦住了他的道谢,道:“我是可以让你转军籍,甚至可以让你一到那儿就当屯长,但是能不能收伏那帮小兵就还得靠你自己了,而且你如果没有一定的军功的话,我就算能让你当匈奴中郎将,那也只是得出钱向朝廷买官!我想文远应该不会是想让我给你买一个官吧!”

“呵呵!公子说笑了,只要能让张辽有带兵杀敌的机会,张辽就不愁没有军功!”张辽知道有时候就得给人吃一颗定心丸,所以说的话毫不含糊。

“好!既然有了文远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王奇站起身道。“五年之后,我在京中托人保举文远为匈奴中郎将!”

“谢主公!”张辽不失时机的表达了自己的效忠。

“恩!下面我们来商量一下如何利用匈奴内部的矛盾,来给文远你创建立功的机会!”王奇道。

两人现在既然已经都是自己人了,也就不再说什么见外的话了。

现在大草原上的匈奴人因为内部争权,弄得国内民不聊生,无法生存的牧民们只得重抄旧业,骑上马来并州境内劫掠,而刺史府的兵卒和中郎将下属士兵,经常通过击杀这些人来获得军功。虽然这也是一种提升的方式,但是对于张辽来说实在是太慢了,必须要有一场大仗,一场最好是能俘虏匈奴人大人物的大仗,这样才可以使张辽有机会升任匈奴中郎将。当然,在这之前,王家和张辽自己必须让他升到校尉或者是军司马一职。

而俘虏的匈奴重要人物,王奇已经给张辽物色好了,就是那个须卜骨都侯了,对他王奇并不了解,但王奇知道,他反对的于扶罗和于扶罗的弟弟呼厨泉,这两个人都是比较亲进汉族的,他们后来都受过曹操的册封。而且他们两人在名义上还是获得大汉朝廷认可的单于,支持他们,也是合情合理的。现在张辽的责任就是以王家的名义,尽量的拉拢一方,来反对另一方。但是也不能让帮的一方实力太强,最好是让双方两败俱伤,而张辽和王奇则从中获利。等两方都被削弱了,那他们就不得不乖乖的投靠自己这一方了。反正匈奴的呼厨泉正好在晋阳,王奇已经猜到他卖的马就是王盖原来准备买的马,刚好祁县离晋阳也不远,所以王奇准备去一趟祁县后,再来和张辽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