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至于州牧府的属官,王奇也有安排。像戏志才这样的谋士型人物,就让他们安排编制战略战术安排,让他们就有可能发生的战事做好预案,为此王奇还特地将沙盘推演教给了他们,让他们直呼神奇。至于像许靖这样的政治型人才,王奇就叫他们编制预算决算,为来年的工作做好安排,同时对上一年的的工作进行总结。自从王奇的《算术》一书发行后,这些人的数学知识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的数据虽然很不好找,但编制大致的预算决算还是做得到的。

给他们都做好了安排,王奇自己也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是用州牧府的资金秘密建立了一支情报队伍。王家原来就有一个由王奇控制的情报网,并不需要成立新的情报机构,只需要注入资金,一支专业的情报队伍就诞生了。

那时由于资金的限制,再加上王允也不重视,所以原来那个情报网虽然成立有十来年了,但是并不是很发达,只能有限的收集一些像洛阳,邺城这样的大城市的情报。这次有了大量的资金注入,整个情报网就扩大了很多,不但遍布了整个北方,王奇甚至还未雨绸缪的向南方派出几名情报员,并叫他们在当地发展情报网。

王奇本来还想用州牧府的名义征辟在谯县的夏侯渊两兄弟,但是考虑到他们和曹操的关系,最终还是没有出手。不过那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到让王奇颇为为难,就是颍川名士,曾经在王奇那儿听过课的郭图郭公则前来上门拜访王奇。虽然郭图碍于面子,并未直接向王奇求官,但他的来意王奇还是很清楚的。

只是王奇不喜欢郭图这个人,本身的才能有限,却十分热衷于内斗。当献帝逃向洛阳时,他阻止袁绍相迎;袁曹官渡决战,就是他力主的;还进谗言陷害沮授;后来曹操偷袭乌巢,就是他主张去攻曹操大营,失败而归时又把责任推到张颌他们身上,弄得他们不得不投向曹操;袁绍死后,他又让袁谭攻击袁尚;失败后,又劝袁谭投靠曹操。他唯一的功绩可以说就是游说韩馥,帮袁绍得到了冀州,但就连这也是前期田丰他们的谋划。王奇在看袁绍的众将时,最看不顺眼的就是这个郭图了。

虽然他对内斗很在行,如果能驾驱他这样的人,王奇也会很有成就感,但是王奇不是袁绍,他的军中不需要内斗,所以王奇是绝对不会收留他的。但是王奇也知道,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所以他也不敢直接拒绝郭图,既怕担上不纳贤的恶名,又怕引来他将来的报复。和郭嘉商量的一下,王奇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几天后,郭图兴冲冲的拿着王奇的荐书去投袁绍了。既然不能留这祸水,又不能消灭这祸水,那就把它送到敌人那儿去吧。

处理完州内的事务,王奇只等着汝南和洛阳的消息。汝南不必太担心,有徐庶这样的智谋之士,还有张飞这样的绝世猛将,王奇根本不担心前线的事情。到是洛阳的事情,由于谯县离洛阳远了点,得到那儿的消息很不方便,所以王奇有点怕等汝南平定了,而洛阳的消息还没传来。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洛阳的消息,王奇心中已经开始考虑将治所迁往许县了。

事情不出王奇所料,八月下旬,徐庶用计擒下了刘辟,迫使龚都投降,汝南刘辟之乱平息。而刘辟和龚都全都在私下表示向王奇效忠。自此,豫州军的武将已经增加到了七人,虽然基本上是二流的武将,但在当时的诸侯中已经算是最强的了。

正当戏志才认为可以试一试能不能消除王奇的全权时,洛阳传来消息:左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带兵二十万进入了京师洛阳。戏志才是聪明之人,早就听说过董卓的为人,再加上现在重兵入京,自然就知道局势很不好了,不但不要求王奇分权,反而向王奇进言,让他带领一部分豫州军进抵颍川,观望洛阳形势,以便随时能够应付突发事件。

王奇马上就同意了戏志才的意见,但是他并没有把大量的豫州军带走,只是笑着告诉戏志才,他早已在颍川藏兵十万了,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带了二万兵马。至于自己也去颍川,王奇却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不但自己去颍川,还要把州治所迁往颍川。

此时的许县,在王奇几年的经营下,已经从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小城,变成了几十万人的大城,境内的冶铁制造和农业十分发达,是一个和谯县不相上下的大城了。所以王奇决定把治所迁往许县,并把许县改名为许昌。

戏志才也了解许县的情况,知道如果把治所搬到了许县,对于现在的情况确实非常有利,而谯县虽然在整个豫州的中央,但是明显不适合现在的这种情况。戏志才是军师型人物,当然看出了现在这样的危局不会马上就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