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初平元年,这个动乱的一年,就这么匆匆的过去了。

第一百零六章 爪黄飞电

初平元年终于过去了。新年过后,就是初平二年了。

王奇现在非常忙。

新年刚过,各地的郡守、将领就要奉命前来许昌向王奇汇报前一年的工作了。人还没到,根据王奇要求编制的各种工作总结和来年预算就已经到了。作为一个勤勉的君主,王奇当然得仔细的审核这些报告了。

汉朝在人口最多的桓帝年间,一年的赋税收入曾多达六十多亿钱。到了灵帝年间,由于黄巾之乱、天灾**等各种原因,收入已经大不如前了,但灵帝和宦官们却通过提高赋税的方法来增加收入,使年赋税收入勉强维持在五十亿钱之上。到刘协登基后,先是天府之国的益州牧刘焉,借口汉中张鲁作乱,断绝了缴纳给朝廷的赋税;又因为诸侯讨董,山东诸侯,包括王奇,也都自动扣押了境内应缴的赋税。现在朝廷真正能掌控的赋税,也就只有上党一地,这还是吕布代收的。其他的要么是不想缴,要么是想缴也缴不过来。

朝廷不能收取地方的赋税,那这个朝廷在这个地方也就失去了影响力。落入吕布手中的汉室朝廷,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在刘协的小朝廷中,几个有智之士已经准备采取措施来挽回这一局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找一个强势的诸侯来支持朝廷。但是现在诸侯这么多,到底那一个才是真心愿意为朝廷服务的呢?

豫州作为现在中原的第一大州,即便经历了去年的战乱,赋税收入仍高达八亿钱,当然,这是包括应缴拿给朝廷的钱粮数的。

如果扣除给地方官员的俸禄,和给军队的粮饷,再加上各郡的提留,真正可以给王奇支配的,也不过一两亿钱。在现在各种军用物资价格大涨的时候,一两亿钱买王奇当初的良种匈奴马,也就只能买个两三万匹。在见惯了大钱的王奇来说,还是显得有点少的。但想想自己境内推行重商政策,年赋税收入都只有这么点,那其余的小诸侯收入岂不是更少!这样一想,王奇也就心理平衡了。

这些政务虽然多,但在戏志才、许靖他们的分担下,王奇也不至于太忙。不过由于王奇现在已经是王家的家主了,他还得处理王家内部的一些私事,两者加在一块,就让王奇忙的焦头烂额了。

蔡琰和貂蝉作为王奇得妻妾,本来是可以帮助王奇处理这些事物的。但貂蝉是个花瓶,服侍起王奇来,自然是让他快乐的没话说,处理家务就不行了;蔡琰是极有才华的人,这方面的事情当然能够处理,但她是一个极负个性的女人,一则是忙于自己办理女子书院的事业,再则也是传统士大夫的看法,认为经商管钱是末流,对于王奇提议让她来管理家族事务,她根本就是睬都不睬。

王家是书香世家,家族子弟多是清谈文人,让他们来处理这些事务,既不可靠,也不可行。这个时候王奇就开始想念起黄月英来了,恨不得立马把黄月英娶过来。她虽然年纪小,处理起家务来可是绝对比前面两人要强。但出于舆论考虑,王奇还是放弃了这一诱人的想法。

唉!还是自己先管几年吧,等两年过后,再让她来帮自己。王奇想到。

正在家里指导木匠做东西的黄月英没有来的觉得一阵恶寒,小声嘀咕道:“看来冬天还没过去呀,衣服还不能减呢!”

既然没人帮忙,王奇就只得自己一个人带着许褚、典韦前去许昌郊外的冶铁作坊、马场、农庄、琉璃厂等地视察。

郑浑现在已经被王奇任命为豫州的冶铁总监了,如果没什么特别的事,他一般都不待在作坊内。

王奇去视察的时候,他到是难得又来了一次。

“文公!现在作坊的事务已经进入正轨了,怎么还牢烦您亲自过来呀!”

王奇对于郑浑还是很尊敬的。一则是现在好的工匠每个诸侯都在想办法找,王奇不想让掌握自己冶铁机密的郑浑被人挖走;再则也是郑浑给豫州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值得自己去尊敬他。

“主公亲自来视察,郑浑这个主事怎么能不到呢!”郑浑对于王奇更是感激。

是王奇无条件的支持,才让自己最终炼制出了绝世神兵“奉天剑”。这不仅圆了自己多年来的梦想,还让自己赢得了莫大的名声。奉天剑现在因为某些原因,还不能公布他真正的作者,也因为技术和矿产的原因,短时间内不能再继续制造。但郑浑相信,等到事情真相公布的那一天,自己绝对会成为和铸造鱼肠剑的欧冶子一样著名的铸剑大师。

这一点郑浑也没有猜错,后世的史学家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