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小弟虽没见过此物,但却也听说过它!此物名枫茄花,俗称狗核桃,西南土人则称其为曼陀罗花!传闻战国名医扁鹊曾用来将鲁国公扈、赵齐婴二人“迷死三日”的“毒酒”,就是由此物所制!”杨修不慌不忙的道。

王奇点了点头,他还没了解得这么清楚。心中也不禁赞叹,杨修的才能果然非同小可呀。(注:前面几段不是白写的,将来得用这东西!)

刚好有下人来报,酒席已经准备好了。

王奇忙将杨修引入座中。

就刚才那么一小会儿,杨修已经汗流浃背了,看到那冒着热气的清酒,只得向王奇告了个罪,把穿在里面的棉袄给脱了。

杨修外表穿的体面,但是脱了外袍,内里的棉衣却是极为破旧。王奇看看暗暗皱眉,又见到杨修竟然还非常小心的将棉袄折好放在一处,就忍不住道:

“德祖此袄过于破旧,还是把它扔了吧!我叫下人去给您准备一件新的!”

杨修听了脸上一红,年青人毕竟还是好面子的,这样的事情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只是想想这件棉袄的来历,忍不住眼睛有点发红,哽咽道:

“如此多谢季云兄了,只是此袄却是扔不得!”

王奇看杨修的样子,就知道这件棉袄肯定夹杂着什么感情。

“哦!这是为何?”

“此事和杨修今日来拜访季云兄还有莫大关系!”杨修听到王奇问原因,反而收起了悲伤,正色的说道:

“去年李郭兵乱,天子被大将军吕布护送到了上党暂住。但吕布自恃功高,竟然强求为司空,将朝政尽归于其掌下!”

杨修刚一端正神色,王奇就知道下面该进入今天的正题了。此时听到杨修说吕布强求司空,独揽朝政,脸上立刻配合的露出愤愤的表情。

杨修这个人善于察言观色,王奇可不敢有所疏漏。

“天子因为大臣多在战乱中流离,也只得将朝政托于吕布。但吕布行事却是尤甚与董卓,自居上党太守府,却将天子置于民宅!日常供应更是时断时续,天子居上党六月,已有三月未尝肉味矣!大臣子弟,更是只得粗粮为食,即便如此,还不得每日供应,天子差人索要,他竟然杖责了天使!更有甚者,还将随侍天子近侍的几十宫女尽皆虏走,纳入自己府中,种种无礼,不止一端!”

杨修月说越愤慨,继续说道:

“北地严寒,天子过冬,竟无薪炭取暖!更无论新制棉衣了!我杨家匆忙随驾,钱粮细软之物,尽皆弃于洛阳,冬日飞雪,只得进马棚与军马取暖!公卿将相,大多如此!此棉衣还是杨修奉吕布之命即将出使之际,由天子所赠!如今家中老父尚无冬衣驱寒,如季云兄愿赠冬衣与修,杨修原将新衣带与老父,修自穿此旧衣即可!”

说到这儿,杨修已经泪流满面了。

王奇听着感人,不知不觉竟然也听得留下了眼泪。

想不到上党的形势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了!王奇暗叹。虽然因为张辽和周瑜的封锁,上党的粮草物资供应很有困难,但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看来吕布是有意虐待刘协呀。

正当王奇还在感叹时,杨修突然从破棉衣里挖出了一个东西,拿着它站起来道:

“豫州牧王奇接旨!”

“臣王奇接旨!”王奇忙恭顺的跪在地上。

早就知道朝廷中如果有人想要找外部势力帮助的话,不会只让一个黄口小儿来传话,王奇也已经准备好接受什么“公卿之书”了。只是想不到这些公卿的能力这么强,竟然从只有十来岁的刘协手中讨来了圣旨,只得再次对着杨修跪下。

“季云兄,这是天子的密诏,小弟就不宣读了,还是由季云兄自己看吧!”杨修并没有向上一次那样宣读,而是直接将“圣旨”递给了王奇。

“遵旨!”王奇恭敬的接过了圣旨。

心中却已经将杨修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一个边,就连刘宏、刘协这两个皇帝,自己都没有给他们跪过,你这个混小子,总共见了两次面,就让我对你跪了两次,看我今后怎收拾你!

再看了一眼手中的“圣旨”,王奇顿时又是眉头一皱,这圣旨竟然是写在一件白绢制的小衣上的,只是现在小衣上却发出一股淡淡的汗酸味,让素来爱干净的王奇觉得一阵恶心,知道肯定是杨修贴身收藏这份“圣旨”,弄得上面有了汗酸味,对杨修的恨意不由得又加深了一分。

强忍着上面的臭味,王奇细细的看起了圣旨上的内容。

字体很不成熟,一看就是小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