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工部郎官刘晔拜见大将军!”

“哈哈!子扬免礼!王奇久闻子扬之名,想不到直到今日才得睹君颜呀!”王奇笑道。

“刘晔狂妄了,还请大将军恕罪!”

刘晔何等聪明,马上从王奇的话中听出来他责怪自己没及时前去的谨见的意思。

“好!既然知罪,那就得认罚!”王奇正色道。

刘晔闻言面上一红,想不到自己客气的话,王奇竟然还当真了。不过自己有言在先,也只得坚持道:

“刘晔认罚!”

“哈哈!好!好!就罚你当大将军府的军祭酒!”王奇大笑道。

刘晔面上顿时一阵尴尬,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罚”。

旁边的贾诩看到刘晔的表情,笑着调侃道:

“哈哈!子扬兄这回可惨喽,大将军府军务繁忙,今后恐怕就再没机会和我们在一起喝酒了!”

“呵呵!”刘晔一阵干笑。

随即正色对王奇作揖道:

“刘晔拜谢主公知遇之恩,今后当竭诚以报君恩!”

“子扬快快免礼!今后还得多多仰仗子扬!”王奇扶住刘晔。

这次宫中之行收获还是很不错的,不但解决了后顾之忧,还凭空得了一个大才。也不忙着走了,干脆准备等刘晔拜辞天子后,一同商讨一下南阳的战事。

刘晔行动很快,王奇在宫门外没等多长时间,就等到了匆匆赶回来的刘子扬。

汉室传承几百年,汉室宗亲那简直可以说是遍布天下。这样向天子拜辞的事情,如果每个宗亲都要见的话,那皇帝可能得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接见宗亲上了。向天子拜辞,可并不一定要真的面见天子才行,一般只是跟相应官员打个招呼。实际上,如果没一定的身份地位,就算是血缘再近,也不见得能见到天子。象刘晔这样,只不过是到宫中走走形式,尽尽礼节而已。

王奇干脆拉上还在旁边的贾诩,三人同坐在王奇的朱班轮马车中,还没等回府,就已经开始商量起周边的战局来。

“……综上所述,主公真正的敌人不是袁术,而是北方的袁绍和东方的曹操,其余诸侯,都不足为虑!只不过眼下打袁术,却是为了朝廷的体面,不得不打而已!”刘晔很直接的说出了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汉室宗亲,就说一些拥护汉室利益的话,对周边形势的分析,完全是着眼于王奇的立场来分析的。

“好!子扬所言正合我意!”王奇赞道。

当初看刘晔能在曹氏父子手下这么久,就隐约猜到他对汉室应该不是很忠心,现在看来,自己的判断的确没错。

实际上,这个刘晔也算是一个异数。曹丕废汉自立后,原来的汉室宗亲纷纷丢去了爵位,只有这个刘晔却还得以封侯。这和他坚决拥护曹魏政权的忠心,是分不开的。

“只是主公现在却有一个很大的忧患,还请主公慎查!”刘晔继续说道。

“哦!是何忧患?”王奇毫不惊讶的问道。

为什么要集思广益,就是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把事情考虑周全,就算自己手下的谋臣大都才智非凡,但也难免会犯在局者迷的毛病,有时候普通的外来人,反而能够更好的看出自己身上的毛病。

“这个忧患就是门第问题!主公提拔寒门人士这一举动,虽然没有直接动摇到豪门的利益,但还是让豪门内部有一些意见!要不是主公也在尽量的提拔豪门子弟,对豪门的利益颇为维护,再加上主公本身也是豪门出身,恐怕现在已经有豪门联合起来对抗主公了!现在问题还不是很大,但主公提拔的寒门子弟大都是真正的才能之士,随着他们地位的提高,将来和豪门之间免不了有一场斗争!”刘晔沉声道。

刘晔并没有直接说会怎么样起争斗,但王奇贾诩都是聪明人,当然能理解将来的情形。豪门子弟向来是看不起寒门子弟的,就算他们地位再高,也难免会对寒门子弟有所歧视,甚至还有可能联合起来压制这些寒门出身的大臣。

而寒门出身的人士,大都在尽力的提高自己的地位,看到自己的身份得不到豪门的正视,再遭受到豪门的打压,定然会群起应对。

如果这两方实力相差很多的话,那很快就会以一方的失败而结束,并不会对主人产生大的伤害,就像当初的曹魏。

曹魏在建立前,曹操曾经录用了大量的寒门人士,甚至还特意的颁布了唯才是举令,不拘一格选人才。但是政权内毕竟是豪门子弟占多数,当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