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一支由徐庶率领,大将为黄忠和龚都,目的是向东追击吕布军;另一支部队则由王奇亲自率领,人数为三万,直接进攻南阳的治所,也是袁术伪政权的皇宫所在地——宛城。

本来王奇还准备派出自己的五百亲卫骑兵,沿途骚扰孙坚军。但郭嘉觉得,现在虽然双方正式翻脸了,但毕竟没有正面的交战过,如果这样做的话,那就真的没有再合作的可能性了。还不如留个颜面,将来好相见。

王奇最后还是听从郭嘉建议,只派出了一名使臣,假惺惺的对孙坚包庇钦犯的行为进行了指责,要求他尽快向地方官员自首,不要再误入歧途。

先不说追击吕布军的徐庶,单表那率军前来围攻宛城的王奇。

徐庶他们是快速追击行军,王奇的行动可就不是那么迅速了。

王奇从这次的来途中看出了一点迹象,那就是南阳的乡人子弟都不是很支持袁术称帝,所以在快到舞阴时,王奇派出了拥有汉室宗亲头衔的军祭酒刘晔,让他前去联络南阳附近忠于汉室的人员,同时尽可能的游说那些袁术的官吏,让他们弃暗投明,效忠自己。

这样的安排能起多大的效果王奇不知道,但是能拉拢到一批人那是肯定的,所以王奇并不是很急的向宛城进军,反正攻城器械也还在后头,自己就算能快速的感到城下,没这些器械也根本没法攻城。

有时候期望的东西收获不大,不报期望的东西却往往收获极高。在去宛城的途中,王奇竟然再次没有经历任何交战,就和平的到达了宛城墙下。

一路上,除了夹道欢迎的人群,就是那些被忠于汉室的人所俘虏的袁术军了,当然,大多数袁术军也都是直接投降的,被抓的只是顽固站在袁术这一边的人物。投降的大部分都是当初被袁术强行征兵去的矿工,现在看到王奇带着王师打了过来,不但举械投降,还纷纷要求投效王奇,参与攻击袁术的行动。王奇也不好拒绝这些勇士的要求,只得答应,只是这一路接收下来,加上很多积极投靠的乡勇,竟然又让王奇的部队数达到了四万人。

王奇在欣赏刘晔成就的同时,对于他擅自的决定进入宛城城中,去游说城中守将的行动感到极为不满。

到不是因为刘晔没有听自己的命令,实际上,当初出于游说方便的考虑,王奇是准许刘晔便宜行事的。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会只身犯险,独自进入袁术的老巢,去游说袁术的亲信大将。游说成功了当然好,游说不成功的话,那刘晔就有生命危险了,对于王奇来说,这可比游说到几个敌将来投降要坏多了。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王奇也没办法,只得尽快的将部队开到宛城,摆出一副攻城的架势,给刘晔的行动创造便利。

袁术实在是被王奇打怕了,在收拢了上次从乐就军逃回来的的近万人马后,城中的士卒已经超过五万,但面对打上门来的四万王奇军,他就是不敢有所行动。只是准备凭着城中充足的粮草和高大的城墙坚守城池,等到冬天来了,王奇自然会退兵了。

不过他不行动,并不代表别人不行动,实际上,现在的袁术军内部,已经非常不稳定了。

第一百四五章 宣传攻势

“南阳父老乡亲们!现在开始广播!”

“南阳父老乡亲们!现在开始广播!”

“南阳历来是汉室领地,现在却有乱臣贼子袁术谋逆称帝。此等叛乱行为,实在是天理难容,国法难赦!逆首袁术,世受皇恩,如今国家多事之秋,不但不思报国,竟然还敢行此无君无父之事,真可谓忘恩负义,寡廉鲜耻,十恶不赦!南阳本是汉皇室中兴之地,光武帝扬名之所,南阳父老当以………………”

一阵响亮的呼声在宛城城门外响起。

却是王奇军的一个特战小队,拿了个巨大的漏斗状扩音器,对着宛城在进行广播,劝说宛城内的平民百姓出来反对袁术,支持王师。

“唉!真是可恶!”

张勋无奈的摇了摇头,看看了城门内侧,下面正有一队士兵在驱逐前来聆听的百姓呢。

今天刚好是轮到自己当值守城,知道昨天王奇军已经兵临城下,本来都已经做好准备了,如果王奇军前来挑战,就按照主公的吩咐,紧守城门,避不出战;如果王奇军攻城,则带兵进行防守。想不到王奇没有任何正常的进攻,反倒是拿了这个不知道什么东西做的东西来给城内喊话。声音竟然能让城门附近很大一片地方的人都听得见。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出来聆听了,脸上还是一腔的激愤。为了防止受城外那些王奇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