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出发!”

了望手的话音刚落,王奇就正式下令。

第一百九六章 最后一围

夕阳西下,暑气渐退。

正是收兵纳凉的时候,袁绍却带着一千多骑兵在奔驰。这也是没办法,他们的后面,是一望无际的败军,再后面,则是更多的敌军。

下午的那一战,是彻彻底底的惨败。

当袁绍知道异族骑兵在进攻自己的士卒时,第一个命令就是让城内的部队出击,尽快平定叛乱。因为他只知道自己在城外仅有六万步兵,用六万步兵来对抗五万骑兵,肯定是必败的局面。但在外面的王奇军正虎视眈眈的时候,这样一个命令,无疑是非常愚蠢的。

没有许攸的提醒,加上田丰这样的人有意不提醒,致使这个愚蠢的命令非常顺利的被传达了下去。

实际上此时的虽然异族兵占了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五万多战马中,超过三万匹战马已经完全没法站稳,还有一万多匹战马没法奔跑,只有不到一万的战马,因为执行警戒任务没有喝水才躲过一劫。如果不是因为伤害战马伤了这些异族骑士的心,让他们发挥出了十二成的战斗力。可能光凭寨内的六万步兵,就能将他们打败。

袁绍这个匆忙的决定,唯一的成果就是给王奇军创造了一个进城的机会。

伴随着急促的跑步声,一个个小小的铁皮包从王奇军方向扔了过来。

“轰,轰……”的爆炸声传来。

虽然不是每个铁包都爆炸,但就凭爆炸的那几个,也足以将城门周围的袁军炸成碎边,将城门炸成半毁。当初王奇因为棉花要从西域进口,尽量的减少了导火线的长度,想不到竟然取得了让炸弹凌空爆炸的奇效。(注:王奇军的导火索,是用浸泡了磷粉的棉线代替的。)

袁绍其实在下令开城门平叛时,也有点担心王奇军会趁机冲进来。所以下命令没多久,自己也匆匆带上所有的兵马,前去支援,准备在王奇军反应过来前解决异族骑兵。然而,当他亲自率军赶到城门附近,看到的却是一片血肉模糊的惨境。稍微一犹豫,刚刚冲出去的士兵也遭了同样的下场。

看看城门口血肉模糊的尸体,再看看不远处铺天盖地而来的王奇军,袁绍就算自己想往前冲,他身边的卫士也不会同意呀。

在张郃、高览、张燕等人护着袁绍后撤的情况下,其余袁军根本没有往前冲杀,就开始向城内败退了。

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就事实上正面攻击的王奇军仅有五万多步兵和少量的骑兵,袁军却有近十万人,但面对那种可怕的武器。那种比连弩还要厉害十分的武器,袁军根本就没有战斗的意志。

围三缺一,让他们有了逃跑的机会,也给了王奇军追击的空间。

这样的追击,一直追出八十里外,日落西山,才被眼看天黑的赵云下令停止。

而袁绍在看到王奇军开始收拢俘虏,回军信都,也立刻让张燕留下来收拢残兵,自己则在张郃、高览的护卫,先期逃往老巢渤海郡。

**************************************************

信都一战,王奇军战绩显赫。

先是基本围歼了剩下的五万多异族骑兵(其中绝大部分是死在袁军手中的),得到了近三万多匹毫无损伤的优良战马。

对于袁军的战果到比预想中的要少得多。被王奇军击毙的袁军仅有几千人,就算加上死于异族中的三万多袁军,也还不到五万人。俘虏也仅有两万人。不过据赵云估测,跟着袁绍逃跑的袁军,应该不会超过三万人,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三四万袁军,可能在战斗时当逃兵了。

另外一个大的收获,就是袁绍的大部分亲信文官和府库财物,基本都落入了王奇手中。跟随袁绍成功逃离的文官,仅有辛氏兄弟而已。府库内的东西,则基本上原封不动的留在了城中。

虽然袁绍也曾派人去接取自己的妻儿,但她们还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落入了率军追击的赵云手中,只是颇有乃父之风的袁尚,却在自逞英勇的反抗过程中,被赵云两枪挑断手筋,成为了一个废人。如果不是王奇吩咐过不准伤害袁氏家人的性命,恐怕袁绍只能给小儿子收尸了。

大量的文官,如陈琳,华歆,崔琰、陈震等被王奇军俘虏,王奇虽然很想亲自率兵追击袁绍,但考虑了一番后,最后还是下令,让张辽等将领率领十万大军继续追击,同时传令赵云东进河间,配合围困渤海的行动,自己则是先留在信都,招募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