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 (第1/4页)

“不好啦!不好啦!河伯发怒了!大家快跑呀……”

普通百姓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觉得是什么怪异之事,第一个反应就是逃跑。

这些个青年都是有才学的人,看到这种异象并没有惊讶,反而是好奇的走到河边观看。

“这是木屑!”一个十**岁的青年将从水中捡起了一点东西,仔细看一下,正是细碎的木屑。

是大量的木屑长时间漂流在江水中,因为浸泡时间过长,让木屑发黑发红,水浪翻腾,导致江水看起来就象是鲜血一样殷红。

一个羽扇纶巾的青年本来正轻摇折扇,听到旁边青年的话,突然说道:

“不好!诸位快随我去见使君大人!”

第二百十三章 卧龙凤雏

“什么?你们说在江水中发现了大量的木屑?”刘表大惊的站了起来。

他面前现在正站立着刚才在河边看江水的那群人,他们都是水镜书院的优秀学生,为了在老师和刘表面前表现一下,几个青年七嘴八舌的争着将自己看到的情形禀告刘表。

刘表并非愚人,这样的事情虽然没法直接做决断,但明显是上游在大量制作木器,而联想到现在正在和周瑜交战这一事实,刘表很难不把他联系到造船上去。

听到刘表的疑问,一众青年都肯定的点了点头。

“有多少木屑?”司马徽州了一下眉头。

这几个青年都是他书院的学生,这次他自己被被刘表请出山,学生们自然也一起跟随了。不过他从没想过让学生们过多的参与到刘表和王奇的战事中去,刚才那几个学生争名夺利的表现,也让他非常失望。

司马徽这样一问,这几个青年顿时有点面面相觑的感觉了。他们只顾着回来报告刘表,好称一称功劳,那里想过算一下到底有多少木屑。就算想过,这么一大片的暗红色江水,也不是他们能够估算得出的。

“大概是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一个青涩的声音响起。

正是刚才提议回来报告刘表的那个羽扇青年。

司马徽满意的注视了一眼刚才说话的青年,他刚才问的,其实就是想知道木屑到底是从多少船上下来的。

“五百艘?呵呵!一艘江船满载百人的话,则可以运来五万人,如今我军在江陵总共才五万兵马,周瑜好算盘呀!”帐下一个面貌丑陋的谋臣说道。

“哦!士元难道不觉得周瑜是准备顺水南下吗?”刘表问道。

那个面容丑陋的谋臣正是庞统,因为在襄阳撤退时有杰出表现,已经被刘表征为谋臣。

“是否南下不好说,不过五百艘江船,却绝对不可能!”

“刚才孔明说有五百艘船,难道是假的吗?”司马徽出言道。

羽扇纶巾的自然是本来尚在水镜书院读书的诸葛亮了(打扮参考三国演义),他一则是追随老师,再则也是他叔父诸葛玄目前在刘表帐下做幕僚,尚未加冠的他,也不得不跟来。

“的确是假的!”庞统还没回答,诸葛亮自己就说了。

“你刚才不是说有五百艘江船?”刘表不悦的道。

其他众人也大都面带不满,如果不是看在司马徽和诸葛玄的面子上,恐怕都已经出言相斥了。尤其是刚才和诸葛亮同来,却没法答出有多少木屑的那几个青年,更是面带嘲讽,言露不屑。场上没有变脸色的,也就只有面容丑陋的庞统和了解自己学生的司马徽了。

“学生只是说有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并没有说他们有五百艘江船!”

刘表微微皱了皱眉,这个,还真是自己疏忽了,不过你刚才话中怎么不说清楚。

诸葛亮继续说道:

“永安张永年,和朝廷的周公瑾,都是盛名之辈,如果是真准备顺水南下偷袭江陵,自然是暗中行事,生恐走漏了风声!如今却是大张旗鼓的在河边造船,让木屑顺水而下!其目的,无非是打击我军的士气,同时让我们将主力都撤到沿江一带,以致疏于北线防守!”

看到这么多木屑漂流而下,是人都可以猜到造的船有多么的多。到时知道此事的战士,定然会心存恐惧。

“他们也的确在造船,只是数量应该没这么多!如果我们不抽调人手过来防守江水,就容易他们登陆包抄,如果抽调大量人手,则容易被北线的周瑜军主力击败!他这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呀!”庞统在一边接道。

刘表的众谋臣愕然,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计较。能从木屑顺江而下判断出周瑜军主力准备顺江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