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1/4页)

楚轩说到这里主动地停顿了一下,他看到远坂凛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对于如此残忍地虐待动物的实验进行吐槽,然后才接着说了下去。本来就该如此嘛,那些什么动物保护组织,连这个世界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都不管,却去关心各种动物,真是闲得蛋疼。

“这个理想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检测器——锤子——毒yào瓶’这条因果链,似乎将某个放shèxìng原子核的‘衰变——未衰变叠加态’与猫的‘死——活叠加态’联系在一起,使量子力学的微观不确定xìng变为宏观不确定xìng。

这样微观的hún沌变为宏观的荒谬——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既死又活。但实际上这个荒谬的结论却又是符合逻辑的,所以它是一个佯谬——就是指看上去是一个错误,但实际上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不揭开密封盒子的盖子,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认定,此猫或者死,或者活。这是它的两种基本状态。但是如果我们用量子物理学的概念来描述薛定谔的猫,则只能说它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此猫是死是活。

因为有这种与客观规律相抵触的事实存在,所以有一部分研究量子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此猫是死是活,她将永远到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严重相违,要么死,要么活,怎么可能不死不活,半死半活。

针对这点,薛定谔挖苦说:按照量子物理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这里不是发现,而是决定,因为看了这一眼,所以决定了猫的生死。

正像哈姆雷特王子所说:‘tobeornottobe;thatwasaquestion。’只有当我们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哈姆雷特王子的犹豫才终于结束,我们知道了猫的确定态:死,或者活。

这种诠释的优点是只出现一个结果,而且与我们观测到的结果相符合。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要求bō函数突然坍缩。但物理学中没有一个公式能够描述这种坍缩。不过尽管如此,某些科学家们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还是接受了这种诠释,却无视了客观规律。

但是还有一部分科学家,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诠释中的问题,提出了各种新的说法。其中某一位关于平行世界的说法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

问题并不在于盒子中的放shèxìng原子是否衰变,而在于它既衰变又不衰变。当我们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都是全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这种说法基于无懈可击的数学方程,基于量子物理学朴实的、自洽的、符合逻辑的结果,在完美地诠释了薛定谔的猫的同时,也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事实存在着的各个平行世界的形成原因。

不过因为几乎所有知道平行世界存在的不是有着相关能力的神祇,就是一xiǎo部分像宝石翁这样实力强大的人。他们的力量体系已经成形,基本不会关注刚刚起步的科学这方面的事情,而科学家们当时因为不了解平行世界的存在,则根本不重视这种说法。

后来当提出这种说法的科学家去世之后,这也就只能作为沉睡在故纸堆里的某个好像xiǎo说一样异想天开的理论存在了。

不过这一观点,却能够很好地解释平行世界的形成。本来宇宙中只存在万事万物的‘本质’,但这些‘本质’之中的‘变数’每产生一个变化,宇宙就随之分裂一次。就像薛定谔的猫之中由于某个放shèxìng原子核一个xiǎo时内有50%的可能xìng发生衰变这种变数,会形成不同的两个平行世界一样。”

0229 世界的可能性

0229世界的可能xìng

“啊啦……这只可怜的薛定谔的猫和平行世界的关系,我基本上算是有些明白了。它的状态也的确与家师所说的鲁路修等人好像存在于这个世界,又好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相同,不过从这里你推断出了什么吗?”

在楚轩基本解说完了“薛定谔的猫”这个在科学界十分有名的“佯谬”之一以后,远坂凛终于还是xiǎoxiǎo地吐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