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 (第1/4页)

即便是在主动进攻,具有火力优势的情况下,unsc也在地面战中遭遇了巨大的伤亡。平均每干掉一个星盟步兵他们就会伤亡两名士兵。这还是主动进攻能够控制战局主动权的状态。

在星盟地面部队冲击unsc的一些小型基地的战斗中,双方的战损比更加骇人,居然能达到1:5!最初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沈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之前的一天里,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第一大队队员们都已经拿零星的星盟部队开刀,试探过了他们的战斗力。这个多种族联盟的军队的武器是不错,勉强能和探险队现在装备的单兵武器算是一代的。

但是,从战术上来说,这些星盟部队表现出的战术水平是真的很水。虽然也有基本的火力配合和精英们看起来很猛的猪宊战术,但是总的来说。应该还是地球上二战时期日军的战术水品。

如果unsc地面部队的科技树点的稍微正常点儿,搞点儿地面重装甲部队或者干脆发展一些有快速部署能力的炮兵部队,打这种战斗应该相当轻松才是。

但是也许是之前数个世纪的和平磨平了unsc的进取心,亦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在这些探险队观摩到的战斗中,unsc没有出动多少重武器。

地面部队进攻时。主要是靠地面的轻型战斗车辆和空中的鹈鹕号运输船作为火力平台,支援步兵进攻。这样的火力支援不足以压制星盟步兵的等离子武器形成的火力网,所以unsc地面部队的战损比自然就十分感人了。

“等我们回去后,别忘了提醒我检查下外贸出口武器清单,我们真应该出口些重武器给这些家伙的……”卡斯特在穿梭机看着屏幕上另一队探险队员传回的战况实况视频后随口说道。

其实早在他们占领第一个位面之后。他们就干起了开始了位面军火倒卖的生意。并早已经在多个位面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在有些低科技位面,他们还顺势成立了附属的军火集团。

但是由于之前很长一段儿时间里这种收入都不是探险队的主流收入,倒卖的也是探险队自己看不上的各种“破铜烂铁”,比如被换装抛弃的低科技装甲车、坦克……

所以,这种运营活动长期不受重视。不过近期由于他们在几个高科技位面的活动开始变得频繁,所以这类收入开始变得值得一观了,来之前,他们就考虑过未来发展成unsc的军火供应商,以此换人才和其他资源。

不过他显然忘了,他们虽然在几个靠科技位面维持住了物资采购线,甚至在那些位面成立了几个贸易公司当掩护。但是现阶段还是他们买的东西多,卖的少。

“行了吧,即便我们卖给他们一些高科技的重型装备,舰队薄弱的他们他们还是很可能没有能力把这些装备投送到最需要的战场……”沈超对卡斯特的提议持悲观态度。

在他看来,现在的unsc的武器装备的配置虽然有很多槽点,但是也不是毫无道理的。unsc的舰队规模相对于他们的军事体系来说实在是太小,载人载货的能力更低,发展轻型化的空中和陆战载具也许也是迫于无奈。

但是即便如此,unsc的战斗表现还是让他有些失望,因为很显然显然,和敌人打了20年的unsc还是没能适应他们敌人的战斗节奏,这说明他们的指挥体系或者科研系统一定有什么结构性的大问题。

就在他们两个人轻松愉快的讨论着未来如何从unsc身上榨取价值的时候,致远星的另一个角落的战局发生了巨大逆转。noble小队在任务中遭遇了星盟新赶来的超级航母,不进眼睁睁的看着一艘友军战舰被击落,而且那艘超级航母开始大量向地面派遣星盟步兵力量。在好不容易逃脱并躲起来后,noble小队躲到了附近一个山洞里研究接下来的对策。

负责联系并给他们导航的军用ai告诉他们unsc的支援舰队正在赶回来的途中,但是第一批战斗群要赶回还需要至少48个小时的时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光环位面的跃迁技术和bsg系列里的那种瞬间效应并不是一回事。

虽然看起来都是跃迁技术,但是光环位面的跃迁技术更像是星战系列里的那种跃迁,只是一种不需要零号元素的超光速航行技术,并非强行将出发点和终点的时空结构对折到一起那样的瞬间效应。

回到,noble小队的视角,在听到己方的舰队群需要两天时间才能赶回来支援后,他们整队人都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虽然他们各个都是斯巴达战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超人。

他们都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