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职业收尸人》全集

作者:无路可走

引言

收尸人起源于何时,没有人知晓,也从没有人考证过,甚至都无法确定是不是有‘收尸人’这样一个奇怪的职业,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游走于生死边缘,阴阳两界的特殊人群。

大家最初接触‘收尸人’这个词的时候,还是在很多香港的古惑仔电影里面,当两个帮派械斗过后,总会有人来处理那遍地的尸体,其中一个就是警察,但是比警察来得还要快的就是‘收尸人’。

他们用麻袋装尸体,也用麻袋装钱,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麻木,甚至可以边吃着手里的汉堡,边将那被砍得血肉模糊的尸体塞进麻袋,或许会多塞上一两只别人的手。当一切完毕,收尸人将装满尸体的货车开走,要么去山间埋掉,要么扔到海中沉底。

警察的出现,也只是例行公事,其实他们更头疼的还是那些尸体要如何来处理,现在一切的麻烦都解决了,大家都只不过继续维持着黑白两道的权力平衡而已。

据传说,‘收尸人’自打有了战争的年代就已经存在了,最开始,是附近的村民在战场上寻找着死尸身上的剩余物品,而后有一个快咽气的人求他们把自己的尸体送回家乡,并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银两。从那以后,很多还活着的士兵,在大战前将自己的姓名籍贯,都写在了一条即将装载自己的麻袋上,连同军晌交给附近的村民,如果自己不幸死在战场上,就让这些人把自己的尸体送回家乡安葬,因为他们知道,军队是不会好好保存自己身体的。

就这样,久而久之负责寻找尸体的人也慢慢的有了组织,并主动和军队交涉,帮他们清理战场,收拾残尸,只要军队可以给他们一笔钱。大家乐得轻松,潜规则就此而生。

在军队里,有这样一种特殊的队伍存在,历来被称为‘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他们起源于后汉时期,由曹操设立专门的官方盗墓部队,盗墓无数,自然也累积了许多盗墓知识,每当这些人上战场的时候,他们除了留下银两,还将这些盗墓的笔记也一并留了下来,而那些收尸人便把他们留下的盗墓手法与内容都记录在了一起,起名叫做《葬经集略》。

到了太平年间,没有战争,‘收尸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已经成为了一种帮派的存在,没有战争,就没有饭吃。于是这些人就把目光转向了那些早已死去多时的古人身上。也就是进行盗墓活动,而他们所依靠的正是这本集盗墓手法之大成的《葬经集略》。

但是中国古代历来就有门户之见,帮派之别,盗墓界已经有了摸金,发丘,卸岭,搬山四门在前,此时无端端的又出来一个‘收尸人’和他们抢饭碗,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了,再加上收尸人挣的是死活人的双份钱,可谓占尽了便宜,引得别人妒忌才是其根本原因。

就这样,在朝廷的背后支持下,盗墓界终于进行了一次派别的大清扫活动,目标就是这些‘收尸人’,只不过是三天的功夫,收尸人的大本营告破,四大派将这些‘收尸人’的统领全部集中到了一起,逼着他们发下了毒誓,此生不许再盗墓,否则天打雷劈。

盗墓本来就是损阴德之事,就算不发誓也会天打雷劈,但现在盗墓的人却以此来逼迫别人不许盗墓,到成了一件极为讽刺的事情。

最后,四大派烧掉了‘收尸人’的《葬经集略》便扬长而去,从此‘收尸人’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便销声匿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残余下来的‘收尸人’分散在各处,不再吃官家饭,而是靠着替普通百姓收拾尸体来过日子,同时又将自己脑中记忆的《葬经集略》默写出来,暗中进行盗墓活动,成为了那盗野墓的一派,而这《葬经集略》也成为了残篇,被每一个‘收尸人’所持有,传给子孙后代。

时过境迁,到了现代社会,因为黑道活动的猖獗,这种特殊的职业又一次的兴起,同时也有了一个更为好听的名字——‘职业收尸人’。

1 我,收尸人

灯红酒绿的都市,醉生梦死的众人,这样一个充满着权利与欲望的城市,我只不过是一个坚强的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时近而立之年,却依旧混迹在这无谓的世界,似乎就连心也随着酒精一起麻醉了。

我叫荀珏,在这个叫做顺德的城市已经生活了十年的时间,听那酒鬼老爸说过,我们家祖上好像是三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