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1/4页)

只是,就算按那个三天和尚所说的,万骨兽乃是无数白骨所化、诡异通灵,但它毕竟只不过是一尊奇物而已,如何能在兵荒马luàn之中显灵护主呢?

所以弟兄们听刘老大讲了段李隆基称帝前的奇遇之后,就开始催促他讲讲那尊万骨兽在安史之luàn中,如何显灵救主的事儿。

刘老大chōu了几口烟提提神儿,再次给大家讲了起来

话说那李隆基果然是一代雄主,他登基称帝以后,任用贤能、励jīng图治,开创了流芳千古的“开元盛世”,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不过,世事从来就是盛极而衰、月满则亏。后来由于李隆基沉湎于歌功颂德、丝竹酒sè,慢慢地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有果必有因,加上多年以来积蓄的各种弊病矛盾,盛世当中隐藏的火山终于在大唐天宝十四年爆发了。

得知安禄山举兵造反,李隆基当然是震怒异常、立即调派重兵前往镇压,但形势急转直下,叛军步步紧bī。潼关被破以后,都城长安岌岌可危。迫于无奈,李隆基也只能舍弃祖宗所留的都城,由龙武大将军孙玄礼带兵护卫、离宫而逃。

虽然此举甚是仓促,很多东西都不得不舍掉了,而那尊重达千斤的万骨兽,尽管随从等人嫌其太重不易携带,劝李隆基暂安宫内,等待他日返宫再拜,但由于李隆基坚持一块带走,随从等人也只好将万骨兽装车同行。

晚年的李隆基虽然忧愤jiāo加,但他仍然相信天命不移,那尊万骨兽一定会像往常那样,暗中庇护他渡过难关、重返帝都。

可惜的是,当时的太子李亨,在历经李林甫与杨国忠多年的压制之下,数次曾差点儿就被废掉太子的身份,所以他非常渴望能够早日登基称帝。而此次离京西逃,护驾的主力就是李亨的亲兵。再加上那个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亦对太子表示效忠,所以一路之上,太子李亨都在权衡着如何下尽管他并不愿意效法祖上的玄武mén兵变。

然而,那个杨国忠却是不识时务,仰仗着妹妹杨yù环的受宠,一路之上仍然不知收敛一二。这就使那太子与陈玄礼不得不痛下决心,决定bī迫玄宗李隆基让位于他。

当大军行至马嵬坡时,陈玄礼按照太子李亨的授意,暗中指使禁军亲信进行哗变,不但诛杀了杨国忠父子,而且围绕在李隆基的住处喧闹不散。

李隆基见状,立即亲自出面,喝令禁军各自归营。只可惜正如古话所说的一样,虎落平川被犬欺,平时金口yù言、无人敢逆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个时候他周围的禁军,皆是太子李亨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亲信,纵使他龙颜震怒,亦是毫无效果。

当时,陈玄礼谒见李隆基,说那大军不发、不听号令,皆是担心他们除掉了杨国忠,而杨贵妃仍在皇上左右,甚为不安,想要皇上下令,处死杨贵妃。

虽然在表面看来,此番说辞合情合理,但陈玄礼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他深知李隆基对杨贵妃极为宠爱痴mí,把她视为自己的心肝眼珠一般,绝对不会答应于他

果然不出李亨与陈玄礼所料,李隆基听说要处死杨贵妃,立即是勃然大怒、喝斥不已,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

这样的结果,也正是李亨他们所需要看到的。只要李隆基不处死杨贵妃,他们二人就可以此为借口,暗中纵容禁军继续围而不散、叫嚷不止,进而bī迫李隆基退位让贤!

就在太子与陈玄礼暗中心喜,认为计可得逞的时候,没有想到一向谨小慎微的高力士,竟然大踏步闯到李隆基面前,语调变腔地劝勉李隆基,说是陈玄礼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今天最好答应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找不到借口,否则将有意想不到的灾难

那高力士原本是太监,说话一向温言软语、小心谨慎,怎么今天的他突然声若洪钟、见识非凡了呢?

正当李隆基惊疑之际,就看到高力士一言说完,便昏倒在地上。等他清醒过来以后,竟然对他所说的话毫不知情。

李隆基大惊失sè,知道刚才肯定是有什么神灵附体,借助于高力士的身体在向他透lù秘情。

思忖片刻,李隆基知道大势已去、由不得他,故而木然地挥了挥手,下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以求自保

陈玄礼亲自验尸,看到李隆基果然忍痛割爱,缢死了杨贵妃,正在犹豫不决,考虑是不是再进一步,直接bī迫李隆基退位让贤,由太子李亨继位时,突然看到从一辆马车下面,刮起一个巨大的旋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