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而且,山上最适合药材的种植,在坡地还可以开垦种田,树木旺盛,房屋的修建不缺木料。”

老者又沉思起来,周围的人都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老人家终于抬头看我:“公子讲的很有道理。我看公子也不像别有用心的人,再说,我们这些穷苦人家,也没有值得您欺骗的东西,我信您,听从您的安排。”

有了一个带头的,其他人开始附和。我大喜,对大家说:“其实,小的还是别有用心的。”众人一愣,我笑着说:“我的别有用心就在于,以后我的药材生意更好做了呀!有了乡亲们的支持,我就不愁药材的来源,当然生意就会很好了。这难道不算别有用心吗?”我一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连刚刚还有些犹豫的人都下定决心了。

第十三章徐无山安民

战乱天下篇之——第十三章徐无山安民

半个月后,在伙计们的安排下,我和先期的三十多户人家,来到了徐无山中。这批人中,不仅仅是像那个老人家那样的采药人家,老人家姓周,竟然是周王朝的后裔,还聚集了建筑,酿酒,铁器制造等人家。这当然是我故意所为,不过,这些人家也是自愿前来,老百姓没有喜欢乱世的。在安顿好了第一批人后,后续人家开始进来了,在短短三个月中,这里的住户达到了一百五十余户。

我粗略地将这些人户分成了几个部分,其中主要的是药户,就让周老伯带领好了,他老人家在药材的采摘和种植方面都是行家,交给他,我是放心极了。同时,我让周老伯的儿子直接进入无终药房,就由他负责所有药材的收购,这一手,直接赢得了这些百姓的好感。我不禁暗叹我的运气真好,竟然得到了周老伯的帮助,这时候我才知道,周老伯在这些乡亲心目中的份量。

酿酒行业将是我以后重点培植的,根据羽哥哥的经验,这门生意的利润可是很大的。我这里既然有了这方面的人才,不用就可惜了。不过,现在还不行。一是,我带出来的钱财快用完了。开玩笑,大批的先期投入是很巨大的,不要说各地药房的建设,这一百多户人家的迁移,都需要钱。二是,现在,人吃的粮食都缺,哪里有粮食酿酒呀,再说,用花蜜和果子酿酒,在北方也不能找到很多原料。所以,这件事情只有暂时搁置一下了。等明年的粮食出来以后再说,我还想用高粱酒来换马匹呐。

铁器的制作却是要开始的,农耕用具的打造要尽快开始,不仅仅是山中住户需要,曹操那边很需要这些东西。在山的半山腰,师傅经过了两个月的考察,终于选好了地方,开始铸造火炉。这个火炉可不会是小家伙,我要的是出精品的火炉。徐无山还有个地理好处就是,它离出煤和出铁的地方都很近,其实就是徐无山中的南脉就有煤炭了,我们在几年内,根本不担心资源的问题。

一切生活走上正轨后,我对选出来的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说:“赵如要在外拼搏,不可能留在这里。各位老人家就多费心了。不过,这是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我料想,还会有很多无家可归的穷苦人要到这里来的,老人家不要将他们拒之门外呀。”他们都点头称是。我接着说:“我只是个生意人,很多管理的事情我是不懂。不过,过不了两年,一定会有贤人到此,到时候,如果小的不在,也请乡亲们听从他的管理,这样,我们这里的生活才会有秩序,大家才会相安无事。”

周老伯啊了一声:“公子能如此肯定?真要有这样的人来,那公子……”

我笑了:“老伯,您放心,赵如对徐无山来说,只是个给大家提供生活资源,又从这里取得生意利润的生意人,没有要将这里建成自己地盘的意思。能有一个把大家的生活安排的更好的人来到这里,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绝对不会和他发生冲突的。”

这些老伯的眼泪下来了,周老伯叹息着说:“公子,您虽然是这么说,可我们清楚,您是个大好人,是真心为大家好的人。您也放心,我们这些人会永远尊重公子的。”

我哈哈一笑:“那我就真的放心了。你们也放心,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绝对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在许下了承诺,等到后续资金到了以后,我带着自己的伙计继续北上辽西了。时间已经到了192年的12月,正是曹操开始收编青州黄巾军的时间。我就是在这里给曹操去了那封关于利用屯田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被荀彧引为知己的信。这封信,在曹操争霸天下的中后期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离开徐无山的村庄,我带着几名伙计顺着记忆中的路线向辽西进发。穿过徐无山,经过卢龙塞,越白檀之地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