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当吴军出现在盱眙称外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了盱眙城里的骚动和混乱。很快,就有守军拿着弓箭等物品出现在城墙上,对城下的大军严阵以待。不过,以我的眼光,怎么看,都觉得人数不多,最多一千多人,就这些人,能守的住盱眙城吗?难道是高顺真的放弃盱眙了?孙策他们自然也清楚了盱眙的守军不多,因此,马上组织了进攻。大军潮水般向盱眙扑去。瞬间,城上箭如雨发,向进攻的士兵倾泻而下。我们全部吓了一跳,没有想到人数不见得多的守军的箭雨竟有如此气势,第一波攻城兵士死伤惨重。随着吴军退回,城墙上响起欢呼之声。

孙策的脸色很难看:“没有想到,盱眙的守城部队竟有如此的弓箭攻击能力。”我想了一下,明白了:“伯符,陷阵营不可小看。”实际上,我知道了,以高顺和我们的关系,四哥一定是专门教授了高顺弓箭部队的训练。现在的陷阵营,除了原来的马上攻击,地面列阵外,又多了弓箭的攻击,和虎豹营的差距几乎没有了。照这样的守城能力来看,盱眙坚持几天没有问题的。只是,高顺到底准备何时发起反击?还是,只守不攻?

孙策听了我的话,冷哼一声:“好,就让我看看它的能力。韩当,命令部队强攻,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韩当接令,转身带领部队冲了上去。这次,城墙上的弓箭果然被压抑了,他们的人毕竟少呀!可是,守城的人果然厉害,枕木和石块扔了下来,双方惨烈的攻防战终于开始。吴军仗着人数上的优势不停歇地进行轮番狂攻,力图以时间来换取敌方的疲惫,从而寻找到可以突破的机会;守军依靠城墙工事打退这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死死的挡住了吴军可能的登城步伐。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城墙上下已经是一片殷红,大地的颜色已经变得暗红。

我和孙策他们终于看出来了,守城的军队人数的确不多,可是,参与守城的人却是很多。因为,射箭的人只有千余人,可是扔石块和木头,倒滚水的人却很多。我虽然心中很不忍心看这样的场面,却也被双方那种拼死的气势所打动,竟也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孙策身后。看到守城的人如此齐心,我暗地里佩服高顺的能力。只是,我错了,有这个能耐的却是何夔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守的本事,他非常好的贯彻了屯田法的精髓,让在袁术手下过了多年凄苦日子的老百姓深切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滋味,为了保住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们也拚命了,在吴军未到的时候,城外的百姓就全部退进了城里,并有不少于四千的老百姓自觉加入到了守城的队列中了,终于让孙策吃了一个大苦头。

半天的攻城,即使强悍似韩当、陈式这样的大将,也始终没能攻上城墙一步,孙策无奈,下令今日收兵。晚上,我负手遥望天边的残月,问孙策:“伯符,在你心中,霸业与生命哪一个重要?”孙策也在看天:“明日是个好天气。子云,作为男子,当然应该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生命?没有拼搏的生命有活着的意义吗?”我悠悠地说:“霸业是建立在生命消亡的基础上的。我认识一个人,这是他说的,他把生命看得高过一切。他说,人世间的万物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不应该用任何理由去伤害任何人。我始终不能明白他的意思,伯符,你明白吗?”孙策沉默了片刻:“世上该死的人多了去了,不伤害任何人?哼,你不伤害他,他会来伤害你的。说这样话的人,不可能在乱世中存活。”是呀,羽哥哥就没有躲开必死的命运,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最后却……我不害人,人也会害我的,所以,只能以杀止杀,这就是乱世生存的规则。

第二天,孙策没有下令马上攻城,而是带众人到了盱眙城下,命军士喊话,要见守将。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人手摇羽扇出现在城墙上:“孙将军欲见在下,可有话说?”我一看,一个文人?孙策也是一呆:“你是这里的守将?”墙上之人,哈哈一笑:“不错,在下何夔,乃寿春太守。孙将军虎踞江东,奈何到我寿春来?我劝将军还是回去吧!万一将军有个好歹,岂不伤了两家的和气。”我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天,这个何夔胆子比我大,堂堂太守,一个文人,带着千余名军士,就敢在这里和孙策较劲,他若无所持,怎会如此冒险?看来,这里的百姓很服他呀!倒也是,这个何夔原本也是个很不错的官,在扬州地面上还是有点威望的,曹操厉害。

孙策他们听了何夔的话,也是呆了一下,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寿春太守放着寿春不管,却亲自在这里守一个城池,虽然盱眙也重要,可也没有重要到这种地步吧!抬头看看城墙上的何夔,孙策用很敬佩的口气:“太守让策佩服。不过,吾大军已到,后续部队也有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